下一回还是不要这么赶了,慢慢地来,反正肯定来得及。当然了,这一回累,肯定也有因为第一次出任务,还是有些紧张的缘故,另外因为之前演戏演惯了,过于容易代入感情,这些以后都是要慢慢克服的。
躺在沙发上换了个姿势,想起之前准备学学茶道,便开始在字母站上搜起自学视频,至少先熟悉熟悉基本动作,拿出架子能唬唬人,至于更深层次的,以后再慢慢研究便好,搞不好以后有机会,可以在其他时空呆得久一些,也学学那些大家的手法,搞不好到时候自己也算哪个名家的外门弟子。
视频刷了几个,总觉得都不太对味,清一色地说得好听,都吹嘘自己是国风韵味,但在劳椒桂看来,视频里那些人煮茶都没有东坡先生炖肉来的好看,举手投足之间的韵味,根本不是急躁的现代人,能轻易模仿来的。
又一路刷了很多号称国风复古的视频,劳椒桂有了主意,也许她可以尝试着,将拍回来的视频,剪辑一下放到视频网站上去,大不了换个名头便是。让他们感受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古韵,省得画虎不成反类犬。
想到了就去做的劳椒桂,一拍脑门从沙发上爬了起来,打开电脑,导出之前拍的片段,她是从告知了苏公自己会记录之后就开始拍摄的,那时候还没有进入灶房,摄像机也很智能,苏府的景致都拍下来了一些,包括他们从亭子往灶房走的画面,路过的花花草草都有。
后面除在灶房之内,那拍摄得就是更加清楚了,劳椒桂也终于看清了自己电子成像的模样,因为化妆的缘故,和她本人不说一模一样,至少跟她古装扮相有个九成相似。
坐在电脑前,就是大半天,拆拆拼拼一番剪辑之后,画面流畅了许多,但整个过程的对话,却没办法添加进去,尝试了几次剪辑之后,劳椒桂选择现录制背景旁白,融合好之后,观看了一遍,总觉得不是那个味道,还是放弃了,直接选择了用埙作为演奏乐器的音乐来做bg。
果然在bg的衬托之下,苏公哪怕是切肉的动作,都显得大气了起来。举手投足之间,充满了韵味,尤其在剪辑特写中,苏公眼前的那块猪肉在他眼中好像不是猪肉,而是一本经典古籍。
简单的将肉块扔进砂锅,那动作也充满了随意率性,添好香料倒好酒,等米酒微沸开始冒泡,镜头中的中年学士便不再多看,拎起砂锅的盖子盖好。下个镜头一转,他抽出了一本书就坐在小炉子边上看了起来,一副炖肉事小,看书事大的模样。
劳椒桂看了一下视频整体时长,差不多在十七八分的模样,对比下别的视频,觉得足够了,准备不再剪辑其它镜头,忽然看到原视频上有东坡先生被烫到的那一节,索性也给添了进去,毕竟先生他的确辛苦了。
整个的看了一遍,又去网上搜了一下,各个视频网站也有类似的视频,只不过因为饰演的,且风采不足,所以没有劳椒桂这种实拍的好。
在放上网之前,她还是不放心,问了一声小韩,可不可以这样剪辑了之后,作为美食视频上传,小韩也不敢擅自做主,让她直接去问丁姐,在丁姐同意之后,劳椒桂才小心地将这视频上传到了字母站。
视频里也有她的镜头,但大多数都是一个侧影,整个画面还是以苏公为主,完整地看下来,苏丰的戏都比她多。
对此劳椒桂表示很满意,以前专职拍戏的时候,她都不在意属于她的镜头有多少,现在都已经退下来了,她更加不会在意这些,自己现在剪辑的是美食视频,别人不知道,但自己却了解,这个视频的主角是绝对的东坡先生。
上传好视频,标题这一块让她犯了难,搜索一下类似的视频,各种词汇堆砌,几乎能用的都会用上了,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个合适的词汇或者诗句,最终老老实实的写了三个字东坡肉。
点击发布,就不再看了,她很清楚,就这种刚上传视频的三无账号,也没有蹭那些热点词汇,是很难被人发现的,但她的能力就在这里,姑且就做自己的一个记录视频吧,以后拍摄的那些,能剪辑放上来的就放上来,不能放上来的,就弄个类似的替代,就当是自己的每一个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