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男装在街上走,那感觉比女装方便多了,劳椒桂的皮肤保养得不错,装个还未发育的小少年是绰绰有余,加上她描粗了眉毛,压低了声音,颇有些少年郎在变声期的感觉。
打量了一圈四周,穿着儒衫的虽有一些,更多的都是像自己这样,穿着裋褐,很明显都是干活的人,她这样的装束行走其中,也不显得突兀。
点点头表示满意了,稍微绕了一点路,她又转回了应天府学院附近,选了个茶馆就坐了下来,这里因为靠近学院,所以穿儒衫的就多了一些,从他们的气质谈吐以及手上的老茧来看,应该都是些读书人,穿着裋褐的人少了许多,就算有那么零星几个,也都是尽量靠边坐着的,离读书人都远一些。
这也是很正常的,华夏千百年来,对于读书的敬畏之心从未少过,也就是新华夏成立之后,国家出手大力扫盲,才稍稍拉近了一些其中的差距,但实际上在很多地区,依旧存在着一个家,甚至一个族努力供出一个读书人的情况,这是他们对于知识的看重。
劳椒桂也寻了一个靠边的位置,坐了下来,随意点了一壶茶,没有开口喊点其他的小吃,毕竟很多东西都不是现在就有的,万一叫错了点什么,就太过于引人注意了,她刚刚看过了,有好几桌也只是坐下来歇歇脚,除了茶水之外并没有点其他的东西。
茶水送来之后给自己倒了一杯,就开始竖着耳朵听那些书生们说话。理,越辩越明。所以自古以来很多文人学士都喜欢聚在一起,为了一个理论而引经据典争论不休,这也是他们交流的方式之一。
现在茶馆里面那些书生们,就在为了一个什么争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他们具体说的什么劳椒桂并不太明白。她只是在等着这些书生们在争论之余,会不会聊一些闲话,也许她能从那里面提取到所需要的关键信息。
可惜直到外面的天色将要擦黑,书生们的争论也没有争出个结果,更别提劳椒桂说想听到的闲话了,她只能带着一肚子的水回了客栈,回到客店决定明天再去等一天,如果还是等不到关于范公的消息,就要另想别的法子了。
第二天她半上午就去了头一天的那个茶馆,估计光喝茶不吃东西的印象还在,茶小二都多看了她几眼,惹得她浑身不自在,照着别人点的茶点,也点了两碟子,这一侯又是大半天过去,结果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一日书馆内有课,她连一个书生都没有蹲到,这可要怎么办才好。
从茶馆里结账想走,茶小二过来搭话“小兄弟,你不会也想进应天府书院念书的吧这还没到招生的时候,回头到了时候,你找人给你做保推荐,通过了考试才能进去念书,像这样在书院门口等,是等不到机会的。”
劳椒桂低头,缩着脖子,怕茶小二距离太近,会看到她没有喉结,从嗓子里挤着“嗯”了一声。
茶小二看她那样,只以为是见过的世面不多,怯懦了,好心提醒道“小兄弟,我在这里做工有几年了,要去书院里求学的人,我见得多了,真能得到推荐进去的那是少之又少,大多数还是自己慢慢考着进去的。所以啊,你不要想着在这里能碰到谁,能把你捡到书院里去,回家看看书,那比什么都踏实,回头考试也更容易过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