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觉得是他们胡诌,想混一口斋饭吃,现在再回想总觉得不对劲,但他也不至于因为一张纸条,一句话,就将已经上了船的女儿叫回来,这毫无理由,且贾家有岳母在,她定能护住黛玉的。
递出纸条后,劳椒桂在林家附近晃了一天,没看到林如海的动作,转头回去写了一封信,信中提了几件事,头一件就是,薛家闺阁是胎里热症,幼时也曾有跛脚道士和赖头和尚上门,给了叫冷香丸的方子,将四时之花研末,用四时之水和蜂蜜白糖等调和,病发时用黄柏送服。
林如海看过之后冷笑,怎的去了她家,就送了方子,到了自己家就成了要么出家要么不见外人了,继续往下看,又见那和尚道士给了方子不说,还给了一块金锁,要求随身带着,遇到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
能主管盐政,林如海的政治敏感度自然是不缺的,看到这句,马上就想到了龙案上的玉玺,别的还有什么玉薛家姑娘以后是要进宫的,如此送方子,倒也能说得过去。
信纸展开,借着烛火再往下看去,写信之人又没有再提薛家之事了,又跳去了贾家,说如今贾家二房有子宝玉。林如海马上想起来了,他家夫人生前和他说过,二内兄的次子生下来之时,嘴里就含着一块宝玉,形如雀卵,当时自己不以为意,黛玉刚出生的时候自己又不是没有见过,哪里就能含得动玉石了
信里这前言不搭后语的,是在说什么不对,金锁,遇到有玉的可结为婚姻这是在指贾家的宝玉和薛家的金锁是一对,再结合白天那个纸条,写信来的人是想说,黛玉会牵连进他们的纠葛,且最后下场不好
林如海倒吸一口凉气,手止不住地有些哆嗦,嘴上说着无稽之谈,心里已经信了七八分,伸手将烛心挑了挑,好把信看得更清楚些,结果对方说完了贾家的玉,又说起什么天河边有棵什么草,被一个什么侍者浇水,多年后侍者慕凡,下界投胎,小草化为人形,跟去了下届,还说得什么,受了浇灌之恩,便用一生的泪还了给他。
愤而将信纸砸到桌子上,拳头碰到桌子,发出巨大的声响,惹来门外亲随的注意,小声地询问道“老爷,怎么了”
深吸一口气,缓了一缓,才回道“没事,给我打杯凉水来,要凉的,心中有些躁的慌,要压一压。”
亲随很快取来小半盏白水,递给林如海,嘴上劝道“老爷,姑娘去了荣国府,您若是想她,便不让她走就是,她这刚走,您就想她,还要喝冷水,回头姑娘知道了,还不知如何心疼呢”
“休要聒噪”林如海听了脸色不是很好,摆摆手,让亲随从书房中出去,拿起信,又看了一遍,没头没脑的统共就说了这么三件事,一个是薛家小女,一个贾家宝玉,还有一个则是毫无由来的传说。
放下书信,唤来亲随“你整日里都随我在外面走动,可有听谁说过一个坡脚道士和一个赖头和尚”
亲随是林如海的乳兄,叫林柏,和林如海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林如海曾让他归家做点小生意,结果他觉得自己没有做生意的脑子,宁愿跟在林如海后面跑跑腿,所以林黛玉基本上也是在他跟前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