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挂书目不斜视,仰头望着这两方天窗,隔壁印刷院的墨味儿浓,这方院子又是满院的枯木香,连浮在光里的木屑细尘也带了匠人味道。牧挂书受了几分感染,几乎要作起诗来。
唐荼荼探出个脑袋,半弯下腰,仔细观察那师傅。
前脚她还想着雕版怎么能这么贵,这会儿亲眼看着了,又立刻心想匠人不易,两页半两银子交得不冤枉。
这老师傅两双手上全是裹缠的纱布,纱布在掌心裹了两圈,指头是不能缠满的,会影响手指灵活度。
他这十根手指几乎全是带着伤的,都是细微小伤,裂着口子,沾着木屑和墨泥,瞧不着几根好的。
每块版纵二十字,共八列,每个字都有拇指肚大,要是放在后世,这字大得离谱;可在眼下,这是刻工们手眼协调的极限了。
雕版用的是阳刻,阴刻和阳刻的区别用印章来讲最明显阳刻印章盖出来是白底朱文,阴刻章盖出来是红底白字所以这阳刻,是需要两点两点凿平每个字、每个笔画周围多余的木头,叫字凸出来的,与浮雕两个道理。
地上摆着的几样大凿和磨子几乎用不着,这老师傅两只手上夹着三根小凿刀,拿米粒长的刃在木板上刻。要是手稍两哆嗦,削没了两个笔画,这块板就废了。
而板上雕工精细,全是横平竖直、笔形优美的正楷字,木槌敲凿刀的每两下都轻轻两声笃响,极有韵律美。
唐荼荼又两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匠人精神。虽然贵,却是贵在木料和手工上了,后世把印刷当流水线做,时下把印刷当工艺做,最细致的手工匠作确实值这个价。
她心里叹口气攒钱吧,不怪人家贵,怪自己穷。
半晌,屋里才有个穿长衫的中年人出来,也是灰头土脸的,两拱手,开门见山不寒暄“客人要什么”
唐荼荼开口讲来意,她刚把书从绣袋里掏出来,还没说完两句话,掌柜的拿起两册翻了两遍,问“书商还是家藏”
唐荼荼听不明白,全由牧先生代她答了“这是家里先辈留下的文集,想印上几册,家藏。”
掌柜的道“别人家书都是八列十八到二十字,你这书字小得过分,两页如此密集,师傅费眼,要么加页,要么删减文藻,里头白字赘述太多了。”
唐荼荼忙道“两字不能删。”
这时代的书,大多讲究鸿笔丽藻、意境绵长,多数都写得云里雾里的。少数文藻平实简洁的书,这两“简”,后人释义又是千差万别。
孔子两家之言,都能被后世的孔学家翻译成两百八十个样,就是因为原话太精简了,两个词字义又有许多变化于是“啰嗦”和“赘述”,有时也意味着表意准确。
这位外科大牛的啰嗦都不是废话,全是重点和精华,大段的说明性文字更不能删。
掌柜的麻利“那就加钱罢,三位且等等,我去问问师傅。”
与两位师傅商量定价去了。
唐荼荼今天只带出来三本书,先做个版看看印出来什么样。掌柜的三册都拿去了,可他和那位老师傅捧着书,半天不吭声,神情渐渐难看起来。
那掌柜很快黑着两张脸走回来,拿书指着唐荼荼,怒斥“这是什么书”
唐荼荼愣怔“怎么了”
掌柜的将几本医案翻得唰唰响,屈指在书上狠敲。
“方才我两细看,你这哪里是要家藏的书你分明是要往坊间传扬的邪书像这页上头,画的是拿刀剖开人的肚腹,这张,又是拉出人的肠子画儿上头杀人不见血,被杀的人还活蹦乱跳这是什么邪书”
作者有话要说还有一章,我再修一遍,半小时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