遛百病的鞭炮要放三个九千响,要吓走邪祟,动静越大越好。大伙儿都挺信这个,印坊四道门外的鞭声连成了片,听着很喜庆。
刚见完家人,谁心里也静不下来,互相显摆自家人送来的节礼。嬷嬷也没拘着,病人戴着帷帽能在印坊里串串门。
厨房外边圪蹴着一群人,睁大眼睛看人家和尚掌勺的稀罕;大院里是一群打五禽戏的老头儿老太太,趁着今日放风时间长,忙着抻老胳膊老腿儿。
走过晾砖棚时,唐荼荼看见了一群背健康顺口溜的小少年,站成一个环,一个轮一个的背。
她驻足听了会儿,听到好几个背串了句的,唐荼荼也不纠正。顺口溜嘛,别走了意思问题就不大,至于“眼到书本距一尺”后边接了句“经常便秘多喝茶”,又有什么关系呢。
背完了,一群小孩互相看了看,推出个胆子最大的,那孩子挺起胸脯装成个小大人,蹑手蹑脚凑过去扯扯衙差的袖子,仰着脸问。
“叔,原先说是元宵节比顺口溜的,外边在比着没有啊”
衙差摇摇头“没。县老爷忙着呢。”
哪里顾得上,新县老爷上任后还没顾上摆桌酒庆贺呢,忙得脚不沾地,哪里还顾得上主持健身大比。
少年挠挠脸“那还比么赢了给二两银子呢,县老爷贴告示不能不作数吧”
衙差做不了这主,不敢应承。
唐荼荼笑盈盈招呼了一声“比等大伙把病养好了就比,县老爷说话那肯定不食言呀。你们趁着这空闲赶紧背,我都背下来六十多首了。”
说完扭头走了。
一群小姑娘小伙子围着衙差问她是谁,衙差打了个哈哈过去了。
可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上元节的热闹传不到最南边那一间院儿去。她住的那个院里仍是静悄悄的,院门阖着一半。
妇人们一上午坐立难安,既盼着家人别来,盼着他们全都蒙在鼓里不知道信儿,又隐隐约约盼着家人来,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快刀砍下来总好过这么吊着。
唐荼荼脚步放轻了些,把脸上的最后一点笑也藏起来了,刚要进屋,却听到里边有动静。
“大妹妹头发黑得真沉实,这美人尖不要剃,露出来才好看。这么好的头发,干嘛要绾在头巾里你年纪轻,盘叠起来梳个单螺髻,多好看呐。”
那是唐夫人说话的声音。
“娘”唐荼荼惊奇探头“你怎么进来了”
唐夫人仔细打量她从头到脚的每一分变化,见荼荼瘦了点,脸色却红润,才笑说“进来看看我姑娘呀。你妹妹也想进来,好不容易才骂住她。”
坐在椅子上的小娘子一怔,忙从椅子上站起来,慌手慌脚差点跪下磕个头“民妇无知不知您是县老爷夫人”
唐夫人和胡嬷嬷一边一个摁着她坐下“别乱动,快梳好了。”
她与胡嬷嬷客串起了梳头妇,给这小娘子梳髻,一人盘发,一人递梳篦,一把手心大的梳篦就把满头青丝扎好了,对镜一照,确实比原先用头巾包头漂亮多了。
小娘子慢腾腾照了会儿,摸摸鬓角,又摸摸最近才长回来的美人尖,眼里有明显的怔忪。
“还是拆了罢家婆不许梳这样的头,说是不规矩的女人才往好看打扮相公倒是喜欢,却不许我打扮出去”
唐夫人便只问她“你自个儿喜欢不”
那小娘子咬着下唇,又对着镜子照了半天,她昨儿额角的撞伤透出了皮,成了一小片黑青。
好一会儿才敢点头,呐呐言语“喜欢的。”
唐夫人霸气一挥手“那就这么梳,告诉他们是县太爷夫人说的,这么梳好看。”
满屋的妇人都笑了。又有另一个年轻的妇人,不大好意思问“嬷嬷能给我也梳一个么今儿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