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妩反问“可以”
“不可。”贺知余淡漠拒绝,语声平稳说,“微臣也想留些清白。”
他的话换来李妩的一声笑。
“贺大人昨日不是口口声声我诚意不显,难生信任”
贺知余眉眼不动“两回事。”
李妩便摆出一本正经的思索模样“倘若如女子这般,被人看过身子便称得上一句不清白,那贺大人的清白,实则早在数年前已没有了罢。”
当年,血气方刚又满腔爱意时,一次醉酒,一场放纵,便失了克制。
后悔过么也是有的。
即便彼此交付唯一,自认不会做出始乱终弃之事,但心知此事于女子不公。
它本该发生于洞房花烛夜,以更郑重的方式。
李妩却始终镇静。
他记得,李妩那时对他说“是我愿意,才有今日之事。你若心生歉疚,便是小看了我。”
贺知余想起那样一句话,眸光微沉。
“那点儿什么也不是的清白能失在那位小娘子手里,也是它的幸。”
李妩听言飞快看一眼贺知余,不觉微笑。
“这样吗”她轻唔一声,转过脸,凑到贺知余耳边低语。
听清楚李妩口中不甚正经的话,贺知余面上猝然一热。
他现下也后悔了,后悔顺着李妩刚刚的话说起这些不正经的事。
李妩看一看贺知余转瞬泛红的耳朵,脸上笑容却愈发开怀。她同贺知余说的话不是戏弄,而是事实,那时的贺知余血气方刚食髓知味且最喜横冲直撞,于她实在谈不上太多享受,同样谈不上念想。
多少受到打击的贺知余终于又一次在李妩的面前陷入沉默。
当马车停在大理寺外,他从马车上下去,也未开口对李妩说半个字。
他走进大理寺的背影落在李妩眼中便有两分仓惶意味。
李妩笑着,继续乘马车去皇宫。
王太后和清河大长公主在仁寿宫等李妩。
前一日李婉的生辰宴上,清河大长公主的出现,令生辰宴有过小小的混乱。李妩当着御花园里所有夫人与小娘子的面,同李婉滴血认亲,又道李婉亲生父亲已故,这一场混乱才勉强揭过。
王太后陪清河大长公主离开后,便是先回来的仁寿宫。
大长公主待得许久,与王太后聊李妩的这一桩事,直到两人达成共识
要真正平息这些有辱皇家颜面、有损李妩声明的流言,应将李婉那一位已经故去的亲生父亲追认为驸马。
这个法子简单且有效。
往后说起来,便是平阳长公主而今孀居,膝下有女,而非未尚驸马却诞下一女,不知廉耻。
命人去请李妩进宫也为商谈此事。
以王太后和清河大长公主来看,李妩没有拒绝的理由。
只是,作为李妩的母后,王太后心知,她这个女儿行事乖张,未必愿意乖乖听从安排。
一旦她不愿,便难免费些功夫。
清河大长公主也算看着李妩长大的。
李妩从前做过那些事清河大长公主看在眼里,晓得她这个侄女并不温顺。
如此才有清河大长公主与王太后一道出面要和李妩谈一谈。
而李妩并非独自前来。
她在乘软轿来仁寿宫的路上遇见陆霜筠和李滢溪。
是以,她们是一道过来仁寿宫的。
看似偶遇,但在李妩看来,她的皇嫂极可能是得到些消息,特地赶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