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老师。”
太子殿下目送王剡老师弯下去的背影,一直到看不见。王剡大人出来书房,老花的眼睛微微眯着,花白的几根头发在晚风中微微飞起。
潇洒小道士在西花园门房的窗户里,瞅着王剡老师离开了,大眼睛都是欢喜的笑儿,和侍卫们一抱拳,小跑着去到外书房。
此时,太子也听贴身太监说起“真相”,正笑话他们的小机灵“闹的十九弟也怕他们,真真是”又道“此事做得好,下去端上来十九弟喜欢的点心。”说着话,就听到一阵小孩子的脚步声,十九阿哥的声音响起“二哥。”
太子望见一个小身影迎面扑来,伸胳膊抱着,笑道“有什么事情下次可不能这样,王剡大人唠叨十九弟,也是为了十九弟好。”
“知道知道”小道士在太子的怀里,瞧着太子身上的气息还是压抑着,“二哥,你和潇洒一起打坐念经哦。”
太子“好。”
潇洒领着太子,在书房的一个暖阁里坐下来“师兄说,念经时候的经堂、打坐,都是形式,最重要的是心到。二哥跟着潇洒来哦。”
“好”
太子不知道十九弟的想法,但他也知道十九弟感知敏锐,估计看出来他情绪不稳了,心里头感激,虽然不抱希望,还是净了手,换了一身道袍,盘腿坐好在炕上。
但见兄弟两个嘴里动着不停,也没有木鱼的,就这样念着。潇洒眼睛半和,专心致志,不一会儿太子被他引着,一时还真的放下所有的烦心事,清心静心。
此时的澹宁居里,皇上和大臣们商议好,有刑部和都察院开始审理徐家科举舞弊之案,至于谣言,皇上右手转动十八子菩提佛珠,眼睛微合,缓缓道来“朕这些年,一直对读书人优渥有加”
没人敢说话。
皇上“张廷玉,你来说,大唐首创科举制度,到宋朝逐步完善,宋朝对科举舞弊,怎么处理”
张廷玉“刷”地站起来“回皇上,宋朝采取连坐制度,将全国考区划分,一个区内一旦发现一个人科举舞弊,则这个区的所有读书人都取消当年的科举资格。如果发现一个考生作弊而其他人没有举报的话,这个区的所有考生都会受到牵连,同样取消当年的考试资格。”
“元朝”
“类同宋朝。”
“明朝”
“回皇上,到了明朝,科举制基本固化,法治更加严明,考试作弊一旦被抓,一般都是发配边疆。流放并不是终身,只流放三届科举考试,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也就是说作弊者要在边疆呆九年。”
“如今”
“回皇上,如今科举舞弊之风盛行,几次打杀,都刹不住这股风气,急需朝廷拿出来一个新方法。然臣等面对如此情景,却没有给君父分忧,是臣等失职。”
皇上面色严厉。
下面的人都噤若寒蝉。
张廷玉,终于将皇上心里的这句话说了出来,脸色发白,极力站稳自己。
好一会儿,皇上轻轻一叹“张英啊,你有一个好儿子。”
张廷玉的眼泪“刷”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