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太子殿下在抓周礼抓到了三样的东西,你们可知是哪三样东西”
“哪三样东西啊”
说书先生没有卖关子“太子殿下抓到了一本论语,一把木剑和官家的印章,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什么”
说书先生忽然非常有激情地说道“抓到论语,这代表太子殿下日后会满腹经纶,学识渊博。”
赵旸“”
“抓到小木剑,这代表太子殿下日后会武艺卓绝。”说书先生继续说道,“想必各位都知道太子殿下的外祖家是曹家。”
“知道。”
“那你们可知曹家是什么样的人家”
“我知道,曹家是开国功臣。”
“没错,曹家不仅是开国功臣,还是武将之家。曹家儿郎各个骁勇善战,太子殿内有一半曹家的血脉,这代表太子殿下日后也会成为一名有勇有谋的将军。”说书先生说到这里,神色变得非常激动,“太子殿下身为官家和皇后的儿子,日后一定会成为文武双全的人。”
茶楼的客官们欢呼道“好”
“抓到官家的印章,你们知道代表着什么”
“不知道。”
“这代表太子殿下日后会继承官家的衣钵”
赵旸听到说书先生声情并茂地夸奖他,夸得他有些不好意思了。同时,他又非常有压力。
现在,大家都说他日后会成为文武双全的人。他要是没做到,岂不是会被全天下的人笑话。
赵旸不好意思再听下去,一头埋进宋仁宗的怀里。
宋仁宗见儿子害羞了,不由地失笑。
王安石他们一家人听得非常认真。他们去年年底才来到汴京,并没有听闻太多有关太子殿下的事情。前段时日,他们听闻太子殿下是祥瑞一事,这让他们对太子殿下的事情非常好奇。
不止王安石他们一家人好奇太子殿下的事情,其他人也非常好奇。不管是当官的,还是普通老百姓都会对皇家的事情好奇,尤其是皇帝或者太子的事情。
说书先生又说了不少太子殿下聪慧的事情。不知道他从哪里得知太子殿下和韩琦他们的一些事情。他说了赵旸向宋仁宗求衣服赏赐给包拯和范仲淹一事。
王安石听了后,对宋仁宗感叹道“没想到太子殿下小小年纪就有有仁慈之心,不愧是官家的儿子。”
宋仁宗很高兴听到王安石这么夸他儿子,“是啊。”
王安石笑道“官家是仁君,太子殿下日后也会是仁君,真是我们大宋之福啊。”
被夸“仁君”的宋仁宗微微笑了笑“太子殿下还小,还需要好好教导。”
赵旸在宋仁宗的怀里翻了一个巨大的白眼,呵呵,他才不会做仁君。
“有官家教导,太子殿下日后一定能成为仁君。”王安石想到太子殿下的名字,又想到初一的祥瑞,感慨道,“官家给太子殿下取名为旸,太子殿下日后定能成为大宋的太阳。”
宋仁宗点点头说“一定能成为的。”
王雱听到他爹爹刚才的话,一脸欢喜地对赵旸说道“阳阳也是太阳啊。”
宋仁宗笑道“阳阳哪里能跟太子殿下相提并论。”
“周兄,阳阳聪慧,日后定会不凡。”王安石这话并不是客套话,而是真心话。
宋仁宗伸手摸了摸儿子的小脑袋,对王安石说道“我只求他能平平安安地长大。”说完,他看向王雱,“王兄,你家雱儿日后也会不凡啊。”
“承周兄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