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城谋逆一案,嬴政的一出请君入瓮,让朝野上下都知道了他们这位素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王上,不是一颗好拿捏的软柿子,而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
善于隐忍不说,其心思之深沉,手段之狠辣,所见者无不为之侧目。
可以说他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定一击即中。
再加上那一场神迹,更是让他们对嬴政是天命所归确信不已,就差没把嬴政当神给供起来了。可以说,如今的朝堂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先前站对了队的,如王家,蒙家等,这几天是逢人就笑,连说话的声音都比平常大了不少;那些中立的呢,则愁着怎样不动声色的讨好王上,太急切吧显得掉价,还容易让王上想起他们之前的不作为,慢了的话又怕王上失了耐性直接厌弃了他们。
最惨的还要属一开始就站在王上对面,还给他使了不少绊子的。被夷三族的嫪毐残破的尸身至今还挂着示众呢,这就是活生生,啊不,是死翘翘的例子。也就是赵姬是王上生母,还能好吃好喝的供着,但是旁的是别想了。前几天还有几个没眼色的儒生上书请王上把赵姬接回来,结果怎么着,有一个算一个统统被法去做苦役了。
所以这些人急得啊,每天早上起来都要摸摸自己的脖子,看看头还在不在上面。其中,以以一己之力,当了嬴政近十年眼中钉的吕不韦为最。
要知道,在嫪毐事发之前,吕不韦可是牢牢占据嬴政心中黑名单榜首不动摇的啊。就算后来有了嫪毐,可在嬴政眼里,罪魁祸首也还是他。
毕竟,嫪毐是谁送进宫的是他
是谁逼得嬴政不得不抬起嫪毐来和他打擂台,生生又给先王添了一抹绿色还是他
这逻辑没问题,所以,吕不韦害怕是正常的。而嬴政,也确实没有辜负他的害怕,更没有辜负那些年一声声的“仲父”,很好的履行了一个儿子应尽的责任,为仲父亲自送终。
借着这次的余威,他以嫪毐原本是吕不韦门客,却被他给送入后宫,其心可诛为由,先是雷厉风行的罢了吕不韦的相职。然后又将这些年搜集到的有关吕不韦揽权结党的证据摆上来,大力打压他这一系。吕不韦本人更是在家没闲赋两天,就被嬴政下令流放巴蜀。
当然了,并非是嬴政突发善心,所以才没要吕不韦的命。而是软刀子割肉才疼,吕不韦年岁已高,且养尊处优多年,哪里适应得了巴蜀恶劣的环境,说不得在流放的路上就能要了他的命。
能让他死前多受点折磨,还得了个仁慈的好名声,嬴政又何乐而不为呢。
这事有眼睛的人都能看明白,在朝堂上如鱼得水这么多年的吕不韦又怎么会不懂不知道是想少受点罪,还是希望自己主动一点,看在他这么自觉的份上,嬴政能消消气,不要牵连他的家人。
于是,在流放的旨意下达的那一天,吕不韦饮毒酒自杀,欣然赴死。
在鲜血的开路下,从此,朝中大权尽归嬴政之手,再也没有人能够与他抗衡。
等这一阵腥风血雨过去,朝堂又恢复了表面的平静的时候,眼见着嬴政又已经二十一岁了,至今还未有子嗣,大臣们急了,纷纷上书请求秦王早日成婚。正好,借着这一桩婚事的喜气,也可以冲刷一下这些时日来的肃杀之气。
对于这一件关乎着秦国传承的大事,不仅大臣们关心,就连华阳太后也常常过问此事。
不过这也并不奇怪,当初华阳太后一系支持的是嬴政的弟弟成蟜。谁知道嬴子楚早逝,他们寄予厚望的成蟜又太过年幼,最后登上王位的是嬴政,他不过封了个长安君。
因为押错了宝,后来把持朝政的赵姬、吕不韦又和他们是对头,龌龊不少,嫪毐更是个混不吝的蠢货。在他们一连串的打压下,朝中楚系官员渐渐沉寂下去,就连华阳太后也久居深宫不问世事。
这一次华阳太后过问嬴政未来的王后,一来是想向嬴政示好,二来是探探口风,看能不能将楚国的公主嫁给他,成为秦国新一任的王后。如此,不但能继续巩固秦楚两国关系,也能保证秦国楚系一脉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