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的还不是利润,还是总额。
这么说吧,纪彬家一车酸果酒一共五万斤,这车酸果酒卖出价∶十九两。
虽然其中还有赚头的,但他家一个月卖八十万斤的酸果酒,要经过春安城的差不多七十万斤,要平白给二百六十六两的过路费。这还只是酸果酒一项。
再加上刺绣,其他酒类,更有山货皮货。
这条文书一出,纪彬家作坊铺子,一个月就要给春安城这边一千两的过路费。
一千两。
是多少人家一辈子都挣不到的钱。就被春安城新刺史韦宏巧立名目借此收走。
纪彬看着这份文书,脸色不算好看。
他这边还在研究,柴尺从邑伊县骑马而来,他手里拿着的是同样的公文。
柴尺见到纪彬就讲∶"知县让我把这份文书给你送来,还有荆高庄那边也送了。"
是了,受到影响的并非只有纪滦村。
更有荆高庄,荆高庄也算做了百年的买卖,什么事都经历过。
其实收过路费的事之前也有,是谭刺史过来之后才给免了的,说是可以方便货物流通。但之前收钱,也不会看着一车货物价值来收,而是一车给个十文二十文,基本上不算什么。
这种按照货物价值收费的,整个南军国都很罕见。
王知县也是看到这个,立刻差人给下面做生意的村落庄子送去,让他们有所准备。毕竟王知县也看出其中不同。春安城来了新刺史,规矩自然大不相同。可这文书也太过分了些。
受到影响的可不止是纪滦村跟荆高庄,来来往往的商户都要受影响。
其中兰阿巷子首当其中,兰阿巷子经过几年的发展,几乎给周边所有城镇小百货,再因为官道修好之后,百货运过去也快。
让兰阿巷子,乃至整个春安城都发展得不错。
可如今这么一搞,他们送出来的货物就要涨价,价格一涨,下面的百姓们消费就会少,生活质量就会下降。
这都是连锁反应。
看王知县的态度,应该也是不高兴的,所以提前把文书送过来。
不过纪彬显然已经看完了。
纪彬看看周围有些焦急的众人,反而道∶"最着急的不会是我们。"
纪彬瞧了瞧从邑伊县杂货店赶过来的林博林豪两兄弟,手里拿着账本,应该是来禀告消息
纪彬笑∶"之前新租的两个仓库都填满了吗。"
伙计林博拱手∶"回东家,全都填满了,咱们邑伊县杂货店的存货,可供全县货郎们半年使用
纪彬又笑∶"盘临县洪玉海那有消息吗。"
"有的,他家也屯了半年的货,虽然银钱不够,但您说过,他家钱不够咱家帮忙垫付。"弟弟林豪也开口道。
等等,囤货屯了整个邑伊县半年的货
纪彬看着众人的表情,解释道∶"无论是刺绣,还是酒水。这些收费我是不怕的。就是百货这东西利润微薄,除了提前囤货可以防止涨价之外,没有更好的法子。"
纪彬站起来对柴尺道∶"还请跟王知县说明,咱们邑伊县的杂货只要不哄抢,半年时间里,价格不会出现问题。只是半年后,倒也不用去春安城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