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山,是日本人心中很重要一座山,被他们视为圣山。
红雪特意选了一间房间,是可以打开窗,正面看到富士山的。
9月5日,这一晚,无星光。
本想看看星光的红雪,只能早些休息。
第二天,9月6日,天际才泛起白的时候。
红雪很早就起来。梳洗完毕以后,她拉开窗,看着富士山,能看到富士山顶,她边等待着看太阳的升起,边吃些早点。
她想起,日本诗人清少纳言所著的枕草子第一篇四时四季的内容,也引发了她的回忆。
枕草子,是日本平安时期公元794年到1192年女作家清少纳言创作的随笔集,成书大概是在公元1001年。
清少纳言,她大体生活在公元966到1025年。清少纳言并非是她的原名,她原名已经无法得知,只知道,清是姓,少纳言是她在当时宫中的官职名。
枕草子第一篇的内容不难,当初,日语的学习,对于红雪来说,学起来有点困难。
红雪的母语是中文,由于生活在韩国的原因,所以她的第二语言是韩语。
后来来到京都,要学新的语言,不习惯和不喜欢是肯定的,另外她不喜欢父亲宫水宗一郎是日本人的这个身份。
不过,日语和韩语的某些语法是一样的,后来红雪渐渐掌握到窍门,学起来也得心应手。
以日文来说,枕草子第一篇这个随笔,相对比较简单,日语的初学者,很容易就可以看得明白。它已经有比较好的中文翻译版本,而红雪也有自己的翻译版本,她的这个翻译,是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而译,比较直白和带着随笔的随意性,更加贴近诗人的原意。
红雪的这个翻译是这样的
春,以曙光为最。山顶逐渐转白,微微始透阳光,细云泛紫轻飘其上。
夏,以黑夜为最。有月,当然好,无月的黑夜,也有萤火虫飞舞。若是再下场雨,那就更浪漫了。
秋,以日落为最,太阳西下,映红山际,乌鸦回巢,三只、四只、两只的飞过,好好看啊。又见飞雁列队飞过,越飞越远,渐渐变小,那就更好看了。而日落之后,只剩下风的声音,虫的鸣叫了。
冬,以清晨为最,落雪飘飘,自不用说了,有时地上结了霜。即使无雪又无霜,在凛冽寒风的日子,为烧一盆炭火,跑过走廊,搬来木炭,很有冬天的味道。只是过了中午,火盆里,只烧剩白色的炭灰,就没了冬天的味道。
以上是红雪的翻译
以为最,就是以为最美或最好看的意思。
例如春,以曙光为最。,就是春天,以曙光早上的一束阳光为最美或最好看的意思。其他以黑夜为最以日落为最以清晨为最如此类推。
红雪觉得很多人翻译的时候,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就是霜是在地上结成的,是不会从天下落下。李白的静夜思就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