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这个妈,对她确实没想象的那么好。
同样的女儿,穿新衣服的总是田静,田馨穿的全是带补丁的灰扑扑的旧衣。
沈红缨对田静态度笑眯眯,对田馨动辄打骂。
怂恿她离婚、撺掇她把粮食往娘家带,把日子搅合的鸡飞狗跳的,都是眼前这个妈。
作为女主的对照组就够惨了,更惨的是,有这么一个偏心眼的妈。
在书里走了一遭,田馨感觉,整个人像是重新活了一遍。
沈红缨有点心慌,田馨这个女儿,向来是言听计从最好拿捏的,怎么再最后的当口,成哑巴了
沈红缨推推田馨,厉声道“你倒是说话电报发了,女婿回来了,快说,你要离婚”
沈红缨用了力气推她,还狠狠在她胳膊上拧了一把。
望着沈红缨,书里的情节一点点从脑子里过。
后来,街道办给田馨解决了工作,是在文化局上班,每个月工资40元,加班还有额外的补助,正式工,铁饭碗。
返城后乌泱泱的一大堆知青等待就业,能有这么一份工作,真的是很幸福。
书里缺了一页,田馨不知原由,到了下一页的剧情,就是田馨的工作黄了,人家文化局不要她。
这么好的工作没了可惜,沈红缨哭着提议,让田静代替田馨去上班,人家不要田馨,让亲人去总可以。
就这样,本属于田馨的工作,就落在了田静的头上。
编制工作都是终生制的合同,老一代不退休,没有指标安置年轻人。
田馨这种被人家点名不录取的,更没了端上铁饭碗的机会。
就这样,妹妹田静因为有了职工的身份,没两年就嫁给了供销社的年轻副主任,成了邻居口中的出息孩子,后来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而田馨,成了妹妹口中不屑的街溜子,靠着打零工摆摊赚钱。
书里的田馨,对娘家死心塌地,辛苦赚的钱全都填补娘家。
可结果呢
沈红缨不是她亲妈,对她只有虚情假意的利用。
不是亲妈这件事,像个疑团一样在田馨脑海中打转。
书里没有写明白,只有潦草的一点线索她的身世坎坷,当年据说是田铁军两口子丢了孩子,机缘巧合,田馨被北淀村的养父母捡到了,一直在养父母家长大了十三岁。
田铁军和沈红缨找孩子,辗转到北淀村寻到了田馨。
后来田馨跟着亲生父母回城,过着令村里人艳羡的城里人生活。
在沈红缨的撺掇下,田馨和农村的养父母断了往来。
没过两年,知青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到了家门口,家里必须得有一个人下乡支援,作为女主的田静自然不会去边疆受苦,下乡的人选,是田馨。
田铁军和沈红缨不是省城本地人,对于他们家多年前的往事,邻居也不知情,田馨只是女配,描述她的内容更多的是和田静的对照,身世方面只是一带而过,并没有确凿的证据。
田馨从书里的情节中脱离出来,她抬头,冷冷的扫了一眼“这个婚,我不离了”
话音刚落,屋内的人震惊一片。
这就不离了
刚才是谁死活要离婚来着
作者有话要说下一本写六零年代真假千金,预收求进专栏收藏一下眨眼睛。
文案
前一世,陈然是城里陈家的大女儿,父母工作稳定,家境富足。
可她每天有数不完的家务、吃不饱穿不暖,时常被责骂。
父母还逼她和收垃圾的小男人订婚。
直到乡下的女儿被找回,陈然才发现自己是假千金。
1967年,陈然重生了,回到了真假千金调换前的半年。
在陈母的漫天咒骂声,她咬牙道“我订”
为什么不订婚当年收垃圾的小男人,后来可不得了。
离开陈家人,陈然拎起包裹,挺胸回了大营村。
回到农村,陈然丰年积粮、开垦荒地,在物资匮乏的岁月安然度过。
至于陈家人蜡黄蜡黄的脸上满是沟壑,假千金的日子,可比真千金更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