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三娘,这不寻思早点过来帮忙么。”他不可能跟其他堂兄弟们一样来,必需得早点到才行。
“行,要干活也得吃饱了饭再干,老大媳妇,你拿两干净碗过来”
昨天晚上借了不少碗筷,今天倒是不缺。
于小红应下去拿碗,徐月芽很有眼色地帮着盛饭。
赵桂花脸暴红
“三娘,我们在家吃了,不用再吃的。”
大喜的日子李丽娟不想叹气,吃啥吃啊,她都听到她肚子咕咕响了。
“吃了就帮三娘打扫下饭,今天饭做多了,还剩几勺,你们就吃了,省得还占个盆。”
苗于喜喉咙动了几动,将还未涌上的眼泪咽下,对求助地看着他的媳妇点头
“三娘让吃就吃吧。”
那媳妇都没敢夹菜,就着咸菜,吃了起来。即使看得出来强忍着了,仍是几大口就吃完了一碗。
苗爷爷抽着烟袋,不说话。
苗奶奶强忍着气
“行了,赶紧去跟着你大富哥去忙活吧。”
苗于喜应声跟着去干活,他媳妇则紧跟着于小红,于小红做什么她就跟着帮忙做什么。
徐月芽后怕地拍拍胸口
“幸好咱妈不是四婶那样的,不然我和大嫂可咋活”
茵茵无语
“二嫂又说啥呢”
“你还不信你看喜子媳妇,人也挺勤快的,可刚才进来时你看着没,走道都打晃了,显然四婶没少磋磨人,听说她刚嫁过来那天四婶就不愿意了,说她嫁过来没带粮,家里没她的粮食吃”
茵茵倒吸口气
“现在谁家结婚是带粮食当陪嫁的”
“就是,有人就那么缺德呗”
“你又在那瞎教你老妹呢”苗奶奶说徐月芽。
“虽然都不带粮食嫁人,但不少回门的时候娘家知道疼姑娘的多少都给给一面袋的苞米面啥的,让带回去。”
只不过喜子媳妇情况特殊,估计见不着粮食,老四媳妇这才一天都不等就发作人。
茵茵却有别的想法,她觉得这是她四婶趁机立威,故意给儿媳妇的下马威。
不一会儿李姥姥和茵茵的几个舅舅、舅妈都来了。
娘家人亲,一般有事都会提早来。
看到家里多了个眼生的姑娘,连忙问李丽娟
“这谁家姑娘啊”
李丽娟照着昨晚说好的词解释
“这是我大爷家我姐的孩子,她嫁到客山去了,他们家孩子多,街道就要求得安排下乡当知青,偏巧这孩子的哥姐都订婚的订婚,结婚的结婚了,就剩她一个,她妈干脆就把她送到我们这来了,打算让她在这跟茵茵一块上几年学,到时回去再安排个工作,这是舍不得她。”
李丽娟大爷和他们家不在一个地方,十几二十年都没联系过了,也不怕揭穿了。
再说他们的好奇心也没那么重,听到这样说也没人深问,只将话题扯到知青的事情上了,不一会儿苗家人过来,李丽娟也是这样解释,于是就这么一会儿工夫,孙琪的身份就定下了。
这会儿办喜事,直近亲戚不止要随钱,还会随点东西,大多都是被面、褥面的,也有枕巾或者送布的,甚至还有送把粉条的。
反正今天茵茵是大开眼界了,这随礼的礼金都不算多,十块、八块、五块,还有关系一般的随一块、五毛的,但收到的东西却是很有意思。
这边茵茵是亲戚们话题的焦点,学习好,参加了省比赛得到一等奖,冠军啊还在市报上发表文章能赚钱,最关键的还是未来的大学生
茵茵被他们问得头都晕了,好在这会儿市里的亲戚们到了,总算是叫她松了口气。
“姨姥、老姨你们来了舅老爷也来了快请进屋”后面还有几个茵茵的表姨、表舅,被李丽娟和苗学松迎了进来,这下屋里更是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