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传来很多小孩子的笑闹声,家家都没有电视看,孩子们吃了饭便跑到外面成群结队的放鞭炮或者玩游戏,到处乱跑。
茵茵家院子里埋了一个长长的竿子,竿子上挂着一盏纸糊的灯笼,这会儿点了蜡烛在里面,高高地升起。
不止茵茵家,一般人家都做了灯笼挂在高处,把整个村子都照亮了。
正看着电视,苗奶奶拿了几根蜡烛进来。
“把这蜡切几截使吧,也不知道场子里点了灯没”
苗学松下地
“我过去看看,顺便拿点吃的给他姥爷。”
李丽娟赶忙下地去收拾
“蜡放场子里鸡舍门口那了。”
“行,我知道了。”
“爹,我跟你一起去”苗于荣忙跟上。
茵茵又拿些暖水果和冻的分开装,里面还放了点糖,让他爹带过去。
李丽娟则收拾点点心和炒货。
养殖场也挂了灯笼,还是两盏,就在大门口,站家里院子就能看着。
苗学松到时,李姥爷刚点完蜡烛回来,每个马棚、牛棚、羊圈、猪圈门口避风处都点了一截蜡烛。
李姥爷正在那烤土豆吃呢。
苗学松父子连忙将带过来的吃的拿出来
“这都是娟子和茵茵让我送过来的,还怕你一个待着没意思,把收音机也给你拿过来听。还有这是刚包好的饺子,一会儿你撂小锅煮着吃。”
李姥爷眼睛一亮,看着收音机,没有拒绝。
把烤好的土豆递给苗于荣,拿着苗学松带过来的东西吃起来,边调了个自己喜欢听的节目,边吃边听。
他话少,苗学松跟他也没多少话说,检查了下畜牲棚,又给一只大狗,两只小狗喂了点东西就回去了。
路上苗于荣有点沉默,半天才道
“我姥爷我老舅都没给我姥爷拿吃的”
大过年的,不管爱吃不爱吃的,不都得准备点零嘴,不能叫人肚子里空着。
苗学松轻叹
“我听着你老妹和小叶打电话了,说是开春在场子里多建点鸡舍,还要建几间房子,到时你姥爷和你姥就到场子里住,干活也方便,不用看谁的眼色了。”
这还是他们看着的,往年看不着的,又能怎么样了。
苗于荣脸上舒缓。
“等你和我妈到老了,我不会让你们受着一点委屈的”
苗学松心里又是感动,又是欣慰,拍拍比自己都高的儿子
“爹知道,你们兄妹五个都是孝顺的爹不愁晚年。”
孝顺是一种优良传统,需要一代一代往下传递的,当然也需要长辈以身作则。
苗于荣有点不好意思,再没有开口,只将姥爷给的烤土豆揣进怀里,回到家给了茵茵。
心大的茵茵还挺高兴的,接过来
“姥爷又烤土豆了不对,他该不会只”苗于荣点头。
茵茵心里有点发堵。
倒是李丽娟好笑地拍了拍她的额头
“行了,刚才不是送了吃的过去,想那么多也不怕老的快”
儿子能有多孝顺
那得取决于儿媳妇的性格。
要她说她老兄弟媳妇已经算是难得的了,人家不可能不给他吃的,肯定是她爹没拿。
只是家里孩子们和她跟苗学松学的,孝顺惯了,见到这情景就觉得他们老舅、老舅妈对他们姥姥、姥爷不好。
茵茵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