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天生就有一种站在舞台上即是中心的气场。
苏轼曾有一首诗写道公子只应画见,此中我独知津,写到天穷水杪,定非尘土人间。
而这一刻的司谨言,在大家的心目中,就好似那画中公子,不似尘间可容。
“快,手机拿出来”
“哦,哦,好。”
有人手忙脚乱的将手机拿出来录像。
原本他们是不准带手机进学校的,不过没几个学生会乖乖听话。
此时也顾不得会被老师发现,若是不拍下来,他们会觉得终身后悔。
台上的司谨言稳稳落下后,随着编磬声音的变换,她的身姿也开始舞动起来。
这场剑舞之所以名为清风,自然是因为剑的招式如同清风化雨,看似柔和,却带着苍劲之力。
台下的观众们对武术没有研究,剑术懂得自然更少。
他们只能看出司谨言一招一式,优美流畅至极,挽出的剑花都好像练过千百遍,没有一丝凝滞之感。
更为难得的是,舞剑在古代本身就是一件雅致的事,但现代已经嫌少能有人将剑舞作为一种表演来进行演出。
不是因为没有人会耍剑,而是因为很难有人能将剑舞出那种流畅自如还能飘逸洒脱的美感。
而台上的司谨言,不仅做到了流畅自如,还舞出了那种剑士的飘逸洒脱,浪迹江湖的快意。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江湖梦,也或许每个人都曾想过有一天仗剑走天涯,但这样的梦,它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个梦。
可现在,有个人,将他们带到了梦中的江湖,带到了一个能够快意恩仇,浩然洒脱的世界,圆了他们的梦,成就了他们的“乌托邦”。
编磬的声音,在这偌大的礼堂内,因寂静而发出回音,就像那句话说得一般,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每一次的敲击,都像是击打在人的心上,让人忍不住跟着震颤。
而每一次的出剑,都好像带着寒光与剑气,一不小心就会被刺伤。
音乐慢,剑也慢,音乐快,剑也跟着快,二者互相配合,如琴瑟和鸣,又似高山流水,好似融为一体,给人带来一场极致的舞台表演。
司谨言的剑舞一共五分钟,这是她报给班长的时候说的。
没有丝毫差错,收剑时,正好五分钟到了。
阮颦儿落下最后一个音之后,也停了下来。
节目听了,但余韵还在,台下的观众被这一幕惊艳的表演震惊到呆滞,已经不知表演结束。
司谨言将剑背在身后,余光扫到台下目瞪口呆的人,脸上神色并无半分变化。
侧身望向身后,伸出一手,比划了一个请的姿势。
阮颦儿拎着裙摆,走到她身侧,二人同时微微弯腰,施了一礼,这节目便算是结束了。
直到两人已经快要下了舞台,众人像是这才反应过来。
轰鸣的掌声,陡然响起,甚至有人站了起来,跟着两人下舞台的方向,用力的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