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派人唤了女儿沈蔷过来,讲起宴请陆微一事。
沈蔷比沈子源小着三岁,最近也跟着康氏四处赴宴相看人家,乍然听闻三兄竟然有位娃娃亲未婚妻,而且已经入京,顿时惊住了“三哥早有婚约怎的从未听母亲提起过”随即想起一事“三哥既早有婚约,母亲为何还让月表姐在咱家长住”
康月正是康氏娘家二哥的女儿,这些年有一半时间住在沈府,与沈蔷作伴。
康氏最初听说丈夫为三子订的亲事是陆安之女儿便满心不愿,后来李清柔过世就更不喜,暗暗怀着悔婚的心思,打小便将康月接来沈府小住。
谁知后来,陆安之竟娶了新城公主,而她摇身一变与鲁王府结成了姻亲,便不再排斥这门亲事,谁知后来外面传言陆安之与新城郡主夫妻不和,而她有时候出门赴宴,与新城郡主搭讪,发现她高傲难近,自思出身寒微,对这门亲事便又摇摆起来,遂含混将侄女继续养在身边。
总归因着她摇摆不定的态度,康月在沈府住的日子便越发久了。
下人们不知沈子源订过娃娃亲,揣测主子的意思,互相暗传消息,恐怕康月将来是要嫁给沈子源的,暗猜康氏嫌弃娘家门第低教养不够好,便将侄女接进沈府亲自教养,让她跟沈府的小姐们一起读书习字学习女红。
沈蔷年纪也不小了,好几次见到康月给三兄绣荷包,也猜测这是母亲的意思,便拿表姐当未来三嫂看待,甚至私下还悄悄玩笑般唤康月叫“三嫂”,被康月红着脸羞恼阻止。
面对女儿的质问,康氏自有应答“你父亲一意要与陆三爷结亲,为着他们彼此之间的情谊。但陆姑娘自小生长在乡野,无人教导,恐与你三哥合不来。结亲,还是知根知底的好。”
沈蔷瞬间就领会了亲娘的意思“母亲的意思是说,父亲想让三哥娶陆家姑娘,母亲属意月表姐”
康氏笑嗔“就你灵透,为娘一说就明白了。”
比起素未谋面的陆微,沈蔷自然更喜欢自小相伴长大的康月做自己的嫂子“娘的意思是请了陆姑娘来,让她知难而退”
康氏“小姑娘们在一起,互相之间有所比较,我也管不着。”
沈蔷“”这是让她放开手脚给陆姑娘难堪的意思
作者有话说
悄悄更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