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记者绝望的时候,她总算说了句能上场面的话“我喜欢种田啊,我就喜欢土地。不管养猪还是酿酒制糖,我都喜欢,所有地农副业我全都喜欢。而且我也相信,不是说未来的希望都在城市,农村也可以飞速发展。只要找准自己愿意奋斗终生的事业,并且积极投入进去,所有人都可以有辉煌的未来,灿烂的明天,问心无愧的人生,阳光明媚的世界。”
记者感动的都要掉眼泪了。可算有个配合的采访对象了。
听听,这话说的多好啊,都不用修改,就能直接发在报纸上。
记者特地为田蓝多拍了几张单人照。
至于那两位男同志,不好意思,思想境界还需要升华,你们就在三人合照里当好背景板吧。
好在陈立恒和胡长荣都不在意。面对记者对风力磨坊的好奇,他们还积极帮忙答疑解惑。也算是挽回了些许他们在记者心目中的印象分。
等到太阳西斜,拍了半卷胶卷,又从大队部采访到社员,积累了半本采访资料的记者可算心满意足,揣了一包糖,又拿了一葫芦酒。
当然,他都给了钱的,不要票又便宜的东西,他哪里好意思白拿。
就在记者准备挥手同大家道别时,前面传来了自行车的铃铛声。
公社干部骑着车过来喊“老九,兰花花,你们几个过来听一下,新的高考政策下来了。”
众人赶紧放下手上的事,围着公社干部团团转。
干部口干舌燥,也顾不上喝水,就开口说事“今年不是5月份预考吗公社高中虽然不招生了,但还有几个老师要到下学期才能去新单位报到。公社十分重视你们的高考问题,跟老师们商量过了,决定帮你们统一复习。”
知青们大喜过望,就连田蓝和陈立恒都觉得是意外惊喜。他们毕竟没经历过这个年代的高考啊,根本搞不清楚考试的具体套路。
公社干部抬起一只手往下压了压,正色道“可是因为老师人数有限,精力也有限,所以,这个复习班不是所有人都能参加的。你们要去复习,得先经过考试。老师们说了,如果连复习班的考试都不能通过,那今年不要想,高考肯定没希望。”
大家情绪瞬间低落下来,好几个人都紧张得不行。
田蓝开口安慰大家“别怕,没事的。就当是长长见识也好。今年考不上,明年再来。要是还考不上,夜大,电视大学,将来求学的方式多着呢。只要想学习,永远有办法。”
记者在旁边听了一耳朵,突然间感觉不对劲。他瞪大了眼睛看田蓝“你也高考你不是要留守农村一辈子吗”
田蓝和陈立恒对视一眼,咳咳,有点尴尬啊,被抓了个正着。
看来是当不成留守知青的典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