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越大,落差越大。
高考结束之后,很多同学都有一种恍惚感,就这
这口攒了十二年的努力,听过无数次“等高考结束你就可以巴拉巴拉”的话,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普普通通度过而已。
夏鹿帆挺懂这种感觉的,就像是周围的声音反复提醒你,你就是舞台之中最靓的崽,一举一动都备受期待和关注,结果考完试,发现这个舞台成千上万,而且每年都有,自己并不特别。
备考时咬牙发誓,自己要大睡三天三夜的人,不仅没有睡,点了外卖刷手机,还熬起夜来,一时半会调整不过来作息,每天早上醒的特别早,比高考前还要精神抖擞。
说要撕书发泄的人,被糊了一堆捐书帮助山区小朋友或者不要浪费的倡议链接,老老实实挨个把书本抖一抖,把什么怨恨考试小纸条拿出来,把书本干干净净捐出去,免得误导小朋友。
更不要说那些说自己要这样,要那样,等考完试之后,只想摊平的人,仿佛捂住虚弱的腰子,想当一个快乐废物。
当然,这不耽误高考后是社交高频期,宿舍可以聚,女生之间可以聚,男生之间可以聚,小组之间也可以聚。
闲到飞起的这群学生,抱着毕业即告别的态度,这段时间还特别好约出来,而且会视情况决定是先去吃饭再去ktv唱歌或者玩桌游,还是吃完饭直接进入喝酒续摊环节。
脱了校服之后,女生开始换发型化点妆,男生也变得成熟起来,少了些幼稚的感觉。
而且,参加聚会的频率,往往和人缘、告白或被告白概率相关。
夏鹿帆虽然不占告白或被告白的那一部分,但她作为群主小鹿,高三又是带大家踢毽子的,又是让大家哭成狗的,基本上每个饭局都会喊她。
小鹿欣然应约,然后吃了两顿饭之后,就再叫不出来了。
她自己单独约,在江竹安要回学校离开前,拉着邹婉三个去吃了个饭。
“嗯我以为你被其他人约出去了。”
邹婉看到小鹿的时候,还挺惊讶的,她以为至少要一周后才能见到自由且没有约的夏鹿帆。
毕竟,对于他们班来说,群主小鹿和什么内置程序似的,谁要攒局都会先找小鹿。
连老师或班长有的时候联系不到谁,都直接找小鹿。
江竹安和邹婉的想法也差不多,他本来以为自己发条消息告别就行,见不到忙碌的夏鹿帆,没想到她居然还能抽空出来。
据学校关爱猫猫狗狗的群聊,夏鹿帆的社交约已经排到其他班去了,还有高二的学生试图找小鹿吃饭,要和她告别。
人家毕业季是伤感流泪,夏鹿帆的毕业季,估计就是比课程表还满的各种约。
家传诅咒依然起作用,可是小鹿在别人的高中三年生活中,存在感实在太强,大家会忽视遗忘不太重要的部分,但是,谁会遗忘和忽视回忆的基本组成框架
或者说,要不是八福存在,夏鹿帆接到的邀约还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