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韩青只能期待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彻底转变官场上的风气。
可惜先帝没有这样的魄力,而他一个人也无法推动此事,于是蹉跎二十年,几乎没有带来任何变化。
当初他之所以选中庆王,便是因为听闻庆州每个村子都设了私塾,十分重视教化。希望对方能够在他的影响下,任用寒门士子。只要开了这个头,以后风气总会慢慢变化。
只是那时他没有想到,在背后推动这一切的会是个女子,更想不到,贺星回回宫之后要办的第一件事收拾烂摊子的那些不算就是改革科举。
这份魄力和决断,让韩青真正看到了希望,这段时间,为了此事,他几乎是兴奋到夜不能寐,也提前做了不少准备。
很多话贺星回不方便说,他可以来说,绝不能让这件事搁浅在这里。
然而不等他说出准备好的词,就听贺星回笑道,“吏部不能做,那就交给礼部吧。陈卿,你们礼部的官员,愿意接手此事吗”
戴晔瞪大了眼睛,像是不敢相信她会说出这种话。
而礼部尚书陈昌,同样瞠目结舌,已经被这突如其来的大饼给砸懵了。
都说三省六部是朝廷中枢,可实际上,内部也分个高低。而尚书省最为特殊,因为直接分成六部,各司其职,所以六部之间,也经常为这排名的事打嘴仗。
吏部尚书可以称“天官”,其职权之重,自不必多言。户部管钱,别看严文渊整天苦着脸,其实还是别人求他的时候多。兵部因为西北打仗的缘故,也很受重视。剩下的三部,刑部提点天下刑狱,工部负责工程营造,地位先不说,都是专业人士,至少说话办事有底气,毕竟别人少不得有仰赖他们的地方。
只有礼部,负责祭祀礼仪诸事,听起来很重要,却往往最受忽视。
好比说贺星回监国这件事吧,要是严格遵循礼仪,那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可是因为朝廷需要她站出来,所以她就坐在这个位置上了。礼部翻出来的种种礼仪规矩,便形同废纸,根本无法束缚她。
而自从贺星回掌权之后,种种不合规矩的事情也没少做。到现在,陈昌已经习惯了,反正一向都是透明人,无非以后更透明一些,没关系,他可以承受。
谁知峰回路转,天上掉下个大馅饼,皇后决定将科举之事从吏部分出来,交给他们礼部去办
哎哟,这事他以前怎么没想到呢其实从职能上来说,这事吏部能管,礼部确实也能管啊反正这事他接定了,要是有人反驳,他立刻就能翻出百八十篇古籍,砸到对方脸上。
无数思绪从脑海中涌过,陈昌很快回过神来,立刻抖擞起精神,大声应道,“臣愿意请殿下放心,臣等必定尽心竭力,办好此事,不辜负殿下期待”
戴晔已经傻眼了,艰难地开口,“殿下,这”
“不合规矩”接话的人是陈昌,他朝戴晔和善一笑,“这事还真就合规矩,戴尚书若是不服,可以与我一辩。”
跟礼部这些仿佛从故纸堆中长出来的家伙辩论规矩礼仪戴晔疯了才会这么干。
但是很显然,拿到了好处的陈昌,不可能允许他再从“规矩”两个字上质疑贺星回。而他就算现在想反悔,说吏部可以办这件事,也已经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