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珍惜林家父女现在的平安顺意,夏嬷嬷提起想要破坏和平美满的大皇子来就越发咬牙切齿“老爷说,大殿下一路南下,这三个多月来多番结交当地官宦士族,气焰高涨。甚至连本地士绅商户这等人家都不放过,叫麾下的随从前去结交说是结交,其实就是图人家的钱,想要人家贡出来让他用。”
大皇子想的很美,做的也很绝他叫随从自当地富足士绅商户之家敲竹杠弄钱财,然后再用这笔钱来笼络官高位重的官员和随行臣子。
可以说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自己空手套白狼。
林姜冷笑“是他的作风。”
夏嬷嬷看兰芝院的门户看的极严实,外头小丫鬟都不敢进屋前。
此时她就跟着啐了两口皇子“老爷说了,若大皇子真的是外做贤良之臣,内里狠毒贪婪才难办,如今他这样旗帜鲜明的拉拢臣子敲诈百姓倒好办了皇上正当壮年,如何容得下这样僭越的长子。”
皇上只要防着皇长子,就不会许他跟朝中重臣结亲。
想到还在江南上蹿下跳的大皇子,林姜也烦的不得了,听过后就扔到一旁,把这个人从脑海中清掉,与黛玉一起核对书稿。
她们优先核对的是千金闺阁录。
从绍王府赴宴回来,这两个多月来,有好几家闺秀都给荣国府里送信,问着林姜说起的千金方医书什么时候出,不光她们盼着,跟家里的长辈们说了,也都盼着呢。
林姜就准备先出这一本,毕竟是第一次出书,是摸着石头过河。
那还是先小范围出版一批,让京中文化水平最高的贵妇小姐们先看,也观察下反应如何,还有晦涩深奥,连她们都难读懂之处,就好再改。
否则齑盐布帛百姓之门中的女子们,就更难读懂了。就算买回去,可能也是束之高阁,没有用处。
为此,林姜还请了三春也过来,一起看了下初版书稿。
毕竟黛玉跟她在一起呆了多年,又是过目不忘的好记性,耳濡目染其实对医道是颇有理解的。她能看明白的医书,其余寻常官宦小姐却未必能明白。
林姜想写的,从来不是晦涩难懂的专业书籍,而是能让大部分人能看懂哪怕不认字,听了也能够理解的实用性工具书。
是那种,可以让无数人粗通道理,别犯常识性错误以至于误了性命的常识性科普医书。
于是在初稿完成后,她特意把没接触过医道的三春请了来。
三春很快应邀而来。
迎春读完只说好林姜也没指望迎春的脾气会指出人的不足之处,于是只看探春和惜春。
果然两人各自提出好几处不甚明白的医理,惜春年纪小懂得更少些,就问“姐姐们能不能加个批注,将这个病症的来龙去脉都写上。”
林姜有些犹豫“原本也想过,将各种名词加上注解的。”
就像从前语文课本一样,下面都有疑难词句的注解。可这样一来,医书就要大大加厚了,不符合她原本设想的轻便要是变成大部头书,有耐心看完的又有几个呢
探春倒是出了个主意“医道本就深奥难懂,要是每一页都有许多标注解释只怕也不合适,要不两位姐姐就辛苦一二,在每一种病症旁标注上出自哪本先朝名书,感兴趣的自然会自己去找。”
林姜觉得这个想法倒是不错愿意囫囵吞枣了解个大概的,就只需要看自己这本书。而愿意穷根溯源疾病的仔细人,就可以对着索引去找原本的大部头医书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