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对哪位,或者哪种皇子更看重,可以说是水落石出了。
踏踏实实办事的皇子,就是最有前程的。
而林如海成为了工部尚书,也算是皇上的另一种重用。他相信林如海比别人会更迫切的要帮助远在西北的卫刃,除了对工作的热诚,还有对家人的关切。
唯一尴尬的是,林如海成为了贾政的顶头上司。
不过在他上任前,贾政已经跟着南安郡王往西北去了。
眼见西北战局一直没有动静,朝上有心思的人可不少,比如南安郡王,就请命好几回要去西北支援,其实也想混点军功回来,看看自家爵位能不能再多传两代。
按照大周降位袭爵的速度,虽说现在南安王府还挂着王府的牌子,若是他再没什么功绩,等重孙子的时候就是平头百姓了。
而带着贾政去,也是因南安王府素来跟贾家二房关系较好,尤其是南安王妃,跟王夫人关系不错。
眼见王夫人这几年备受打击,南安王妃也觉得可怜,就向王夫人提议,要不让政二老爷吃吃苦,这会子往西北走一趟,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等回来正好借着皇上的赏赐,看看官位能不能往上走走,这从五品工部员外郎,贾政也做了好多年了。
也好让大房别那么得意了去。
而贾政上折子的时间也巧,正好是皇上有意让林如海调令工部之前。
皇上记性颇好,一看荣国府贾政的折子,在脑子里很快盘算出来了亲戚关系。
想着贾政作为舅兄,在林如海这个妹夫手底下当差,确实两相不便宜。
尤其是林如海,对贾政无论好还是不好,外头都有闲话说,皇上就批了贾政的折子,许他提出的前往西北,代工部察看当地要镇的工事。
皇上对贾政的印象就是,此人无甚本事,做了这小二十年的五品工部员外郎无甚建树,但倒也没犯什么大错。
想着贾政在工部呆了二十年没挪窝,起码业务总比新人熟练些,就让他去一趟吧,回来正好有个缘故给他调个部门。
八月初,朝廷再次接到西北传来的一道军情。
一直在通城内龟缩固收的北戎将士终是按捺不住,在七月二十六日趁夜出城偷袭了大周军队的左翼部队。
好在军中军防做得好,几乎是北戎人一出城,示警的焰火与擂鼓声,就一层层传开。哪怕北戎骑兵以快如闪电的迅猛著称,这一次骤然夜里出城,北戎也并没有偷袭成功。
只得硬碰硬与大周军队在夜里厮杀了一番,大周因是在自家营地里,虽说是夜里骤然被惊醒起来打仗,但还是没吃亏,反而小小占了一点便宜。
军中伤亡不大,高级将领里唯有东路军首领左将军受了些伤。
他也是一员悍将,明明是大周军伍中的二把手,却也是自己抓起刀来就往前冲。甚至肩膀上中了一箭都没感觉,纯粹是打上头了。
还是跟在他旁边的亲兵哆哆嗦嗦拦着请他回营。左将军当时还回头瞪人家“正要追此贼寇,现在回营作甚”
亲兵哭丧着脸“将军,您,您这左肩背上插着一支羽箭呢。”这不得赶紧回去看大夫啊
也是因左将军爬起来就冲,只穿了一层平时巡视营防的薄甲,没穿骑马作战时的重甲,还冲到前头去,一个不慎,就被强弓射透了。
左将军是打红了眼,被人一说才反应过来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