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几年,自称要严查案件的阿山却被爆出了严重问题,事发就在康熙四十五年的冬天。
去年春天,阿山身为两江总督,请奏希望皇上南巡视察防洪工程。
康熙拒绝了,南巡要花钱的,不是拍脑袋想去就去。随后将阿山调职回京城,任命为刑部尚书。
既然阿山一贯以严查案件标榜自身,那也该把他放在查案查得最勤快的位置上。
恳请皇上南巡一事却未到此为止。
秋冬之际,数位大臣再次上奏,认为皇上有段时间没去江南视察河工,距离上次时隔四年。
不只朝臣劝说,竟是连太后也出面劝说,让皇帝不妨去江南看看。皇上亲临,于民生有益处。1
事情不对劲
康熙立刻察觉有问题,太后就不管这种朝政,怎么可能平白无故催促皇帝南下势必是有人在背后唆使,而嫌疑人锁定在了太子身上。
近些年,康熙变相限制了太子的行动。
圣驾去哪里,就要太子跟着一起走。换言之,皇上不离京,太子没法去江南。
太子为什么要去江南可以有太多理由。
何焯案后,南方文臣首领熊赐履退隐,太子与南方文臣的联系大不如前。亲自去江南,何尝不是拉拢人心的方法。
康熙却没忘了悬而未决的人口拐卖案。中间人厉大钱自杀,他背后没有幕后主使了吗
这就关注起凌普的动态。太子奶妈的丈夫,前内务府总管没有去江南,倒是去了广州。
或许,江南的事没交给凌普,而是太子希望亲自去办。
康熙表面上认同了太后的建议,甚至表示不再京城过年也无妨。
既然太后都说了南巡,那就去吧。但有一个问题,时间点已经是腊月,运河北段结冰不利于出行,必须要把特意凿冰才行。
让相关部门提交方案,要怎么打通这条路线。
方案提交,没有什么纰漏。
如今的河道总督张鹏翮在这个职位上做了六年,治理黄河很有一套。
施工开始后的第二天,康熙却秘密派出老大胤禔从快从速去施工地点一探究竟。
这一探,探出了大问题。
实际施工与此前提交的方案不能说是截然相反,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如果真的让施工完成了,必然会毁坏民田与坟地,势必会激起民愤。
河道总督以及河工官员竟然敢如此欺君罔上
康熙立刻叫停施工,将河道官员一众下牢狱。顺势表示不能劳民伤财,南巡暂且搁置,具体何时出发容后再议。
事情发生在康熙四十六年的春节前夕,案子尚未进行最后判决,但已经有一份供词呈到乾清宫。
河道总督张鹏翮自辩,使用截然不同的施工方案全都是阿山的主意。
尽管阿山现在是刑部尚书,但此前做了几年两江总督,管了好几年的河道事务。过去,两人在具体施工上就多有不合之处,而这份矛盾一直延续下来。
说得简单些,阿山借着往年任职时留下的人脉,唆使河工官员搞了一套速成法。用速成法去凿冰取道,这事便于圣驾南下,但后果就是毁坏农田与坟地。
张鹏翮治水多年,自然清楚其中利弊。
他非常不愿如此施工,奈何胳膊肘拧不过大腿,他管不住手下一群人听阿山的话。
为什么敌不过阿山
因为阿山上头有人。
又见上头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