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洒墨大料公衣垂在他兽爪缠绕的掐金鞶靴之上,雪帕掩鼻,参汤呷口,睨眼瞧着地上瘫软如泥的范阳城名医。
耳室的两侧墙上,临时挂上了一排散发着寒腥气的问刑用具,长钩链短尖刀,应有尽有。
因室内狭窄,愈显得森冷逼人。
“这位大、大人”
被莫名抓来的范阳郎中,看不出眼前之人的公职高低,他甚至不知自己此时已经身在离家百里外的汝州地面,只记得,当时在自家药铺后被人捂住了口鼻,摘了眼罩子后人便到了这里。
“小人是良民啊”实在想不出自己犯过什么事、得罪过什么人的郎中,哀声憋出一句。
“范阳,余清明。”座上之人嗓音又清又靡,修长的指擎着一盏小哥窑束腰杯,不紧不慢晃动腕子,两瓣薄唇被那滋补的参汤润得水红飞逸。
“良民,是么再好生想想,这辈子你便没逆心给人看错过病,抓错过药”
男子说着,漫淡地取过一柄一尺来长,不知作什么用的铁柄弯尖钩,玉白的指腹抵在钩刃之上,缓缓摩挲,“不然,本官给你提个醒”
余清明经此一激一吓,霍然想起春天时进京那档子事,心头一跳,又听堂上拍案断喝一声
“洛阳大长公主身体康健,却被尔等庸医错诊为血枯症,现要拿你全家脑袋来销,你还做梦呢”
大长公主余清明完全懵了,当日揭榜入宫,说是为太妃娘娘诊病,他也只在帐帘外头号脉,哪里知道那位竟是大长公主
他哭冤叫喊道“草民求大人明鉴当日草民揎胆入宫,开始时号贵人的脉象,确是无病的,只是寻常血虚罢了。可陛下忽然问草民,贵人的血枯症能不能治,草民心想,宫中御医的医术自然在草民之上,便不敢胡乱再开口。回到家后,这件事就在草民心里落了疙瘩,一直难解这,这都是草民一时糊涂,求大人开恩呐”
梅长生光采精明的眸子注意着他每一个细微表情,闻言,饮尽盏中参汤,镇定地撂下。
没人知道他的掌心已经汗湿了。
审官有审官的方法,审民有审民的路子。若用问周太医的那套说辞,上来询问这些揭榜的郎中有没有误诊,只怕他们为了家小性命,咬死不敢承认。
非要反其道而行,先定下他们误诊的罪,惊惧之下的辩解才最真实。
破开第一道口子,余下都好办了,梅长生不肯假手于人,将四月里入过宫的郎中一个挨一个审下去。
结果十个里有九个都说,当日未诊出贵人生病,只恐招惹麻烦,所以不敢言明。
至此,梅长生的另外一半心,终于重重地落地生根。
与此同时,他心中又生出一股深深的后怕如果前两回的药她真的喝了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幸好,老天垂怜,不管阴差阳错也好,有人从中作梗也罢,终究没有叫他弄巧成拙,至于那白费的心血与身体的创伤,自然都不值一提了。
有那么一瞬间,梅长生刚喝下去的参汤仿佛涌上了眼,辛辣地灼着他的眼睑,急欲流出。
但那种幸福的软弱只被他放纵一瞬,便无喜无悲地藏起,起了身,抚平袖摆,将手中捏皱的帕子丢到地心那摊骚臭的液迹上。
推开角室窄门,天光涌入,豁然开朗。
背靠墙面等待的姜瑾连忙直起身子,“公子,如何”
梅长生静静地点了下头,眼波漪漪流转,忽露出了点温柔的笑意,“这些糊涂东西留着也无用,眼见秋深,就别送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