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大伯程文源为了庆祝若绪考理科状元,请一大家子上门吃饭。
大伯家的小区离奶奶住的繁星巷不到五百米的距离。当初爷爷过世后,俩儿子想把奶奶接过去同住,被老人以“习惯了老地方”为理由给拒绝了。前几年,大伯搬家,就近买了房,为的就是方便照顾老人。
十来人围桌而坐。大伯的双胞胎儿子坐在若绪的左手边,因为大伯孩子要得晚,两个弟弟比若绪小了三岁,正准备上初三,学习成绩凑活,性格调皮又叛逆。不管大伯还是大伯母说的话,俩孩子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大伯母看着自己俩孩子,一边训话“你们要向若绪姐姐请教,特别是弱势科目,问问人家是怎么学的。家里有个老师,现在又多了个状元,这天时地利人和的,你们俩自己也得加把劲。”
两位弟弟敷衍地点着头,显然对伯母的话没往心里去。
伯母又道“眼看今年中考了,原来一直带着他们的班主任突然怀孕,被调去了低年级。现在换了个更年轻的,也不知道能不能镇住这两个臭小子。”
若绪的母亲冯佳薇不紧不慢地开口“这事我听说过,调来的那姑娘也是教语文的,工作两年了,教学水平靠得住,对学生也负责。嫂子你不用担心。”
弟弟们步程若绪的后尘,在冯佳薇工作的鸿铭中学读书。虽然没有直接的师生关系,但有这么一位重量级眼线,学校里发生屁大点儿的事,很快就能传回家里。
伯母听到冯佳薇的话,仿佛吃了颗定心丸“佳薇,你帮我多看着点。孩子麻烦你了。”
“没事,回头有机会,我跟他们班主任打声招呼。”
程若绪坐在一旁,没出声。脑海里不禁回忆起初中那几年,自己是怎么在冯佳薇眼皮底下度过的。母亲这人严格又认真,典型的完美主义,年级排名倒退五名都认为是学风懈怠的象征,行为准则里光是“不准”两个字,都可以写上好几页。
若绪忍受着冯佳薇挑剔的性格,等她好不容易摆脱魔爪,两个弟弟又重蹈覆辙,走上她的老路。
大人们聊着天,若绪和弟弟们低头吃饭。吃饭中途,高考的事又被提起。
伯父问“若绪,志愿填完了吗。”
“嗯,填完了。”
“去哪儿。”
“这还用问吗,当然是清华。”伯母在一旁道。
伯父笑“准备学什么专业”
若绪张口,还没来得及出声,母亲便打断“选了金融。我表妹的女儿,也就是若绪的表姐,一直在投行工作,收入很可观,也在北京,说不定以后两人还能有个照应。”
“那挺好,”伯父赞许地点头,“以后我们若绪也是精英人士了。”
若绪只是笑笑。
伯父又想起什么来“对了,以前住繁星巷对面楼上那男孩,今年也高考了吧。那孩子叫么来着,江予好像叫这个。我记得他跟若绪同级,不知道考得怎么样。”
江予的名字突兀地被提起,让饭桌的气氛有片刻安静。
堂弟程兴插话“就是那个住在奶奶家对面的哥哥我之前不记得在哪儿,还见过他拍的广告呢。”
伯父叹气“读书的年纪就应该好好读书,这些都不是正经事。他以前学习挺好的,自从三年前他妈嫁人,整个人都变了。好几次去繁星巷,都撞见他跟社会青年泡在一起,几个人人手叼支烟,跟小混混似的。小小年纪,还听说交过好几个女朋友。”
程若绪低着头,一边认真夹菜。
“小孩的成长,真是一眨眼的功夫。那孩子刚搬来繁星巷才多大,刚上小学吧,他妈带着他,经常把他一个人扔在家里。我妈心善,觉得孩子可怜,让他没事就上家里吃饭。小时候他跟若绪特别好,只要若绪在,臭小子噌地就跑我妈家来了。”伯父口里的“妈”,便是若绪的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