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长安便问“产粮很高”
“比传统粮种高上许多。”吴中道,“一亩可产十五石上下。亩产出来时,陛下喜得在朝上连声呼好。”
“今年许是要在京城附近连带天津卫一起,推广这新粮种了。”蒯富补充道,“粮食产粮高了,百姓们吃得饱肚子,这日子才算是有盼头了。”
吴中点头叹息“是矣。以前郑三宝出航许多次,朝中竟忘了让他寻找粮食这是我等失职”
“可不是我等。”蒯富立刻道,“这些事情都要我们来想,那户部作何吃的他们管土地,管银钱,管税收,怎么不想到扩大生产啊老吴我跟你说,这等事可别忘自个儿身上揽错处。”
他越说越精神“明儿我就去参户部尚书一本”
吴中“”
他连忙将求助的视线转向顾长安“倒也不必如此”
顾长安接收到信号,立刻道“江南道的红薯有往京城送么还有于谦于大人那边,朝中可有消息”
“江南道的红薯此次随您的船回来了一些。”吴中立刻说,“听闻您在江南弄的红薯,比福建那边的产量还要高。只是育种的种子少,今年许是推广不开的。”
“市面上不能只有一种红薯。”顾长安道,“这两种红薯一起存在、推广,才是善事。也不能让老百姓全改种红薯。以前种的主粮,也不能少的。”
“是极是极,这些都晓得的。”吴中道,“于巡抚的事情您就得问陛下了,他似乎给陛下写过密信,但朝中没什么讨论。”
“他没事就太好了。”顾长安说。
去岁那般天气,连杭州府都被雪埋了,更别提山西、河南等地了。恐怕都是一个难熬的严冬。
他最担心的也就是于谦了。怕大雪来时他在山里,也怕他走在路上被雪埋了。
“不过去岁山西河南,都是个大丰收年。”吴中又说,“想来那边的冬日也没那么难过。”
“对。”蒯富道,“去岁那两地确实是罕见的丰收了。我们于巡抚也是个罕见的能耐人,您不用太担心。”
若非那场暴雪,去年可真是个好年景。
想到这里,两个老先生对望着叹了口气“便希望今年是个好年,等百姓的房屋都改造完毕了,红薯也推广开了,便是再来暴雪,也就不怕了么。”
冬日里,能吃得饱、穿得暖,就是百姓们最期冀的日子了。
他们俩似乎就是想要看看顾长安,再把这些事情讲给他听。说完了,就起身要告辞。
刚站起身,吴中又一拍脑门“哦对,还有一件事。”
他一边说,一边从袖袋里掏出一枚圆圆的透镜“您看这个。”
那透镜以黄金镶边,有一个短短的把手。触手冰凉,不是琉璃的温度。
“水晶”顾长安问。
“是矣。”吴中笑道,“这是工部的小子用天然水晶磨出来的透镜。是您说过的放大镜。现下朝中不少大臣都在用这个。”
朝中不少大臣的眼睛早就因为挑灯夜读给熬坏了,现下用上了这个望远镜,连办公的效率都快上了不少。
顾长安拿着那枚透镜,慢慢露出了一个极灿烂的笑脸。
他去岁里种下的种子,正在缓缓的长出花苞。
假以时日,定然能在这片土地上开出耀眼的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