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费力地把脚爪拔出,一边颤抖,一边继续向前行走。
这里白天都这么冷,夜里只会更冷。
如果他不想冻死的话,就必须在太阳下山之前找到御寒的地方。
然而汪白还是低估了这片雪地环境的恶劣情况,一直到暮色四合,他都没有找到可供栖息的山洞或是能阻挡风雪的植物和雪坡。
甚至连个活物都没看见。
无奈之下,他只好就地刨坑,挖出一个可容纳下他的雪坑。
为了让雪坑内的温度稍微升高一点,汪白特意在雪坑内部挖了一个小洞,用来储存尿液。
带着体温的尿液能为狭小的雪坑带来一丝温暖,尿液结冰散热,也能进一步提高坑内的温度。
饥寒交迫的汪白忙碌了一天已然筋疲力尽,他蜷缩在自己刚刚竣工的雪坑里,憧憬面前摆放着大餐,在幻想中沉沉睡去。
翌日,一颗小狗脑袋突然破雪而出,粉白柔软的耳朵支棱起来,粘在耳尖尖上的碎雪簌簌落下。
汪白没有着急爬出雪坑,他将自己藏在雪下,警惕地听周围的声音。
狗子的听力可以达到12万赫兹,是人类的16倍,家犬可以凭借卓越的听觉来判断主人的脚步声,提前守在门口迎接。
变成狗崽的汪白自然继承了狗子听力上的天赋,尽管他还未发育完全,但他已经足以掌握百米内的风吹草动。
雪已经停了,确认附近没有危险后,汪白踢蹬后腿,配合前肢拨开积雪,蠕动着爬出了雪坑。
姿势固然不雅,但胜在实用,反正在这人烟罕至的地方也没别人看到,不必感到羞耻。
用碎雪简单清理了一下面部和牙齿,汪白继续迈着深一脚浅一脚的步伐前进,只是他今天却不打算闷头赶路。
经过昨日的探索,汪白确定仅靠自己这四条小短腿,不可能跨越这片雪地。
那他不如多花点力气在寻找食物上,饿肚子的滋味太难受了,总不能一直靠吃积雪充饥吧
改变策略的汪白俯低身体,用圆润的鼻端去触碰冰雪,努力嗅闻。
猛地吸进去一口冷气,激得他连打好几个喷嚏。
饶是如此,为了找到果腹的食物,他还是得忍受寒冷在雪地上搜寻。
好饿好饿。
唉,生活不易,狗狗叹气。
得益于狗子敏锐的嗅觉,在探索了大半天后,他总算闻到了一点不同寻常的味道。
很淡,好在周围都是积雪,没有其他的味道干扰,他完全能够分辨出那味道的来源。
循着味道,汪白张开爪趾,缓缓向下探去。
这里的积雪很薄,挖开表层的积雪后,汪白终于触碰到了土壤。
但这还不够,他用指甲挑开土壤表层,果然发现了藏在土壤里的小东西。他将那玩意儿抓上来,放到面前端详。
这是一只大约一厘米左右的牛蝇,全身干瘪,看上去丝毫没有生命体征。
可是汪白知道,它并没有死,这只是为了适应寒冷天气呈现出的假死状态。
当温度足够低的时候,水会结成冰,大多数昆虫因为不具备体温调节系统而冻结死亡。
但有一些常年生活在冰原的昆虫,却演化出了让自己细胞内的水分降到最低,甚至把自己冷冻起来的能力,等到气候适宜的夏季再复苏。
汪白也由此判断出他所处的位置距离南北极不远,只有这样极端的天气,才能促使昆虫进化出类似冬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