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上说母亲在上,儿在外一切安好,勿念。中秋将近,儿不能归家尽孝,今捎去八百文钱,略表孝道。儿,暮泽年。
原来只有八百文钱,才是梁氏一个月的工钱。暮玲不让拆包裹,自然也没有想要那八百文钱。
这是她爹捎给给老太婆过中秋的钱明日便是中秋了
中秋佳节是亲人团聚,看望长辈的日子,暮烟一想,自从拜了师,她还没有去看过师父呢实在是不应该。
“姐,中秋我该去看看师父,该买些什么”
“茶叶”
收了摊子,暮玲陪她去了北街的茶叶铺。一个小镇上的茶叶铺,就一点点的小门面。
暮烟过去问了,最好的茶叶也就一两银子一斤,说起来不贵,可是她们一天才赚二三百文钱
“买二两吧包好看些,再买块熏肉,凑两样,是个双。”暮玲说。
就买这么点东西,还是将今日赚的钱几乎都花了,回到家,母亲还不知道要怎样责怪。
“没事,用那次藏下的钱补上点,就说今日赚的少。”
怕梁氏看见了她买的东西心疼,暮烟连家都没有回,直接去了赵家庄。暮玲将最后剩下的一点肉卷了饼给她吃,然后带上她爹捎回来的钱和信回家了。
进了赵家庄,暮烟没有走临街的医馆,从医馆后面的院门直接进去。院子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她叫了声“师父”,一位四十几岁,微胖的妇人从北屋出来“是烟儿来了,快进来,你师父正念叨你呢说你该来了。”
这是赵先生的夫人,上次来拜师的时候见过。暮烟叫了声“赵夫人”,那妇人笑着将她让进屋去。
她才在堂屋站定,东里间的门帘一撩,她师父微笑着站在门口吩咐儿媳妇“我徒弟来了,快沏茶”
赵夫人爽快地答应着去烧水沏茶,暮烟将手里的茶叶和熏肉放在方桌上“师父,老也没来看您,给您买了二两茶叶,一斤熏肉。”
老先生手捻胡须怨道“你这孩子,来就来,何必破费,家里都不富裕。茶叶我留下,这熏肉拿回去你们吃,师父这里不缺吃的。”
“缺不缺是您的事,这是我这个徒弟该孝敬您的您就受了吧”
赵夫人从外面侧身顶起门帘,端了茶具进来“人家孩子送来,您叫拿回去,那不是打人脸,您再送些别的让孩子带回去不就成了。”
老先生连连点头“说的对,你去备回礼,我要与我徒弟说说话。”
赵夫人出去,暮烟和老先生坐在堂屋说话。关于说书,她还是有很多专业问题需要请教的,老先生对这个话题也是极感兴趣。不知不觉,师徒二人说到了天都快黑了。
直到赵夫人进来说“饭熟了,烟儿留下来吃饭吧”暮烟才记起时间。
“不行,我得回去了,不然我娘不放心。”
暮烟告别了师父就往外走,赵夫人拉着她,将一个小纸包塞进她手里“我也没准备啥,就从我家先生那里抓了些冰糖,拿回去吃吧”
冰糖,在那个年代,这可是稀罕东西暮烟道了谢,匆匆上路。
才出了赵家庄,似有一片云彩遮住了太阳,天“呼”地一下黑了下来。
路两旁的庄稼都比人高,若是里面藏了人,是谁都发现不了的。一阵风吹过,庄稼地被吹得“哗啦啦”作响,暮烟只觉得浑身一冷,打个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