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期这么长,那就得考虑投入的资金回报周期长的问题了。
姜宁宁仔细算了一下,自己手里的钱留下买服装厂设备的预算后,最多也就只能拿出二十万了。
乔胜兵手里能够拿出来的还没有姜宁宁多呢,不过他想着自己还能靠在姜宁宁这里拿货挣钱,每个月怎么着也有个几千块钱,所以他觉得自己也能凑出这么多钱来。
就这样,姜宁宁和乔胜兵两个人先大致的拟了一个合同出来,两人各出资二十万,占股各一半,等以后房子卖出去了,再对半钱。
如果房子建到后期资金不够了,还需要后续投资的话,那他们两个人也还是像现在这样,平等地往里面投钱。
就是姜宁宁现在身体这样,也不适合经常坐半天的班车,在颠簸的土路上来回折腾,所以买地、跑各种手续的事情,还是得靠乔胜兵费心,不过夏逸明有空的时候也可以帮忙。
对于自己的丈夫,姜宁宁是很放心的,市里后期那么大一个工程,他们这边自己不出人盯着肯定是不放心的,考虑到姜宁宁工地动工的时候,说不定都已经生完孩子在坐月子了,所以这出力的事情,还是的夏逸明顶上去,实在是不行的话,运输公司这边再多招一个人也行。
现在姜正德他们也算是上道了,各个线路都已经跑熟了,也不需要夏逸明这个大老板自己每一趟都跟着了,到时候再招一个人顶上夏逸明的缺,然后让他腾出手来忙工地的事情也行,还有s市那边的厂子,都是需要人操持的。
也是姜宁宁能够信任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自家的兄弟都已经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安排上工作了,堂哥倒是多,不过他们都还得再历练,反正她是没有发现谁能够担起这么大个担子的,就连姜正德他们都不行,主要还是以前的阅历和见识不过,再让他们成长两年,估计就能派上用场了。
晚上姜宁宁就把自己的打算和夏逸明商量了一下,对于这样的安排,他本人是一点意见都没有。
毕竟自从意识到自己取了一个不得了的老婆之后,他夏某人现在已经是躺平了。
别问,问就是家里的领导只能有一个,而那个人是谁就不用多说了。
夏逸明现在对自己的定位十分的明确,他那就是个出力的,家里的领导指哪里,他就打哪里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