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瑾说“我建了个昭武堂,专程用来培养军中将才的,你帮我管呗。学员招考的通知已经发下去了,让想进学堂的人有个准备考试的时间,等到开春便进行招生考试。你冬天好好歇歇,到开春养足精神,招生考试交给你来把关。”
老成国公极为意动,笑骂道“我都这把岁数了,还让我操劳”心中却是又欣慰又心酸。这是怕他闲不住,特意给他找些事情做,也没有记恨他这爹。
赖瑾理直气壮地说“能者多劳嘛。”他又往沐真身边挪了挪,道“阿娘辛苦啦。”
沐真看着儿子,重重舒出口气,说“往后就由你自个儿折腾了。”
赖瑾说“那不成,我从小在京城长大,沐氏一族的人,除了我麾下的,旁的,最多就是听说个名字,不熟。眼下好几十万人要安置,弄不好就得出乱子,阿娘,你可得坐镇指点,要是我有哪里没安排好的,你得教我。”
沐真问“那你是怎么个章程”
赖瑾又把沐氏一族收编进军,和安排去开作坊、搞民生等详详细细告诉沐真。
沐真点头,道“成,回头把你写好的规划书给我瞧瞧。”
队伍过了虎城县,在抵达黑石县时,天已经快黑了。
县城的城门还开着,家家户户门前挂着灯笼照明,大分部人家都在门前支着摊子做买卖。
这个时辰,正是往来商队进城歇息的时候。
商队的人有钱,仅吃饭住宿就让县城的人们增收许多。商队的驮马每天要吃大量的草粮,那些日子穷苦的人家,到田野间割草料卖到客栈,都能赚不少钱财。
因为匪患清理光了,再加上县里和军队都派人巡逻缉拿盗匪,没有谁敢生乱,治安极好,城门已经许久没有关闭过。
城里、城外的人,不用担心错过时辰回不了家,入夜后,还在城中逗留。
一些做小买卖的,更是赶在傍晚商队进城的时候才出摊,一直卖到商队都住进店中歇下,才收摊回家。渐渐的,也就形成了夜市。
赖瑾离自去接父母,县令早得了消息。
商队中是最容易混细作的,给县令一百个胆子都不敢让赖瑾去住客栈,因此在县衙附近安排了宅子,给他们落脚居住。
沐真一行带的府卫、兵卒多,屋宅住不下,但他们有行军帐篷,只需要吃食就成了。
县令把一切安排妥当后,便跑去求见沐真,恰好遇到吃过晚饭出门溜达狂夜行的沐真、老成国公、赖瑾、赖琬他们。
沐真瞥见旁边的年轻人穿着县令官服,手上拄着根拐杖,一条腿有点跛。她心下诧异“腿脚不便还能做官”随即想到,这是在边郡,可是有不少军伍中受伤退下来的。
县令朝沐真行了一礼,唤道“堂姑母。”又朝旁边的老成国公和赖瑾、赖琬、赖瑗行了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