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居屋檐上没有挂彩灯,而是挂着寻常灯笼,与月色撒入河面成碎银,相互映照。
几片扁舟靠在河廊上,粗绳索牢牢套着木桩。
与花市和樊园的热闹相比,这里显得有些安静。
小居内,各处立着灯盏,烛光柔和。
杨时月坐在案前,静静望着窗外,窗外涌入的春寒,吹得她脸颊微红,比桃花淡一些,而比梨花沉一些。
明知女子要含蓄些,可她还是忍不住精心准备了许久青黛画眉似初月,青丝柔顺,仔细挽成了堕马髻,两支玉簪卡住发髻,一丝不乱而显得简雅,额前空留着些碎发。裙制、白绫袄上,一针一线绣了些素色暗纹,乍一看并不能发觉。
茶案上放着两个雪顶茶盏,丝丝热气带着绿茶香飘出,与屋内淡淡的茉莉花香相和而不相冲。
书案上,宣纸已经铺开,备有笔墨纸砚,砚台里的墨汁研磨到一半,还不够浓稠。
杨时月思绪不止那个坐在骏马上的身影,反复回眸,却在即将见到他的正脸时,被撤下的窗帘挡住。
水漏发出声响,亥时已到,吓得杨时月一晃神。
身旁的嬷嬷提醒道“小姐,时辰到了。”
嬷嬷向门外走去,准备到桥头外看守。
杨时月则理了理衣襟,端坐好后垂眸。
反是这个时候心绪平静了许多,想要自己取笑自己一番。
偏是这时,屋外扑通水声一响,紧接着听到一名妇人惊愕大喊了一声,随后在桥头上哭喊求救。
杨时月站了起来,嬷嬷也止住了脚步。
杨时月到窗前一看,只见桥上妇人无助哭喊,而河中有个小身影在扑腾是个孩童落水了。想来是看花灯归来,途经此处小桥,不小心踩空落水了。
嬷嬷拦了拦杨时月,说道“裴家公子马上就到了,小姐还是在此处静待罢老奴去寻人施救。”
外人不晓得,嬷嬷却晓得小姐精心收拾了一番,可见心许裴家淮郎。
杨时月继续张目望着,看到那孩子顺着水流往小居这边来,扑腾动静越来越弱,她不顾嬷嬷的劝阻,提着裙摆快步来到河廊边上,试图举起扁舟的长竿去拦住河中的小孩。
借着竹竿的浮力,杨时月费尽力气,长竿总算拦了出去,那孩童也是个聪慧的,牢牢抓住了长竿。
嬷嬷过来,帮着杨时月一块把孩子拽了上岸。
嬷嬷取来一件斗篷,把小女孩裹住,交给那妇人,叮嘱她快抱回家驱寒。
救人事毕,可杨时月的一番精心打扮收拾,难以复原玉簪松了,发髻便散了,袖口上裙摆上沾了水渍,很大一片颜色发沉。
偏偏这个时候,那道颀长的身影从另一侧的桥头走来,借着月光依稀可见青玉色的衣袍,手里提着玉兔彩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