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朝中诸位权官会在年末研提新政,力图在来年年初时颁布新策。不管是九卿正官提的,还是阁老、尚书提的,言官们都可以当朝支持或是驳论。
二来,年末清算功绩,朝中若有官位空缺,正是廷推的好时候。
这段时日,不管是散朝后,还是私下里,常有官员号召成群,相谈互通有无。裴少淮谨记岳丈的提点,若是没有好的机会、好的见解,并不打算草草上谏浪费机会,若是有人送帖邀他,他便以家中有事为由推却。
是日,裴少淮如往日一般在工科馆中观阅旧折子,苟副官过来了,远远便先听到他笑呵呵的声音:“裴大人,好机会呀,好机会吏部会同户部提了条新策,你可要好好看一下。”
裴少淮撂笔起身,往窗外一看,看到苟副官拿着一份誊抄的文书走来。
上茶后,苟副官没端起来喝一口,便忙着让裴少淮看这份文书,道:“裴大人,旁的小打小闹你可以错过,吏部呈上来的这份新政,如今在朝上大受重视,群官皆言切实可行,纷纷叫好好些年没曾见过如此意见一致的景象了。”
又道:“六科中,连吏科、户科的同僚们都没有异议。”
吏科、户科专门监察、驳论吏部、户部的官员。
苟副官劝道:“既然是人人说好的新政,总是没有问题的,裴大人何不锦上添花,为其叫个好我想着,裴大人在朝堂上第一次发声,稳稳妥妥为上,既露脸出声了,又与人为好,往后的官途就顺畅了,你说是与不是。”
苟副官岂会如此好心,裴少淮本想找个由头直接一口回绝了,可他不经意瞥见文书上写着“税例以繁化简,计亩征银,以充国库”几个字,拒绝的话到嘴边,又收了回去。
这一句话勾起了他的好奇。
于是裴少淮应道:“副官大人,不若让下官先好好研读此新政,有了见解,再答复大人。”
“那是自然。”
苟副官走后,裴少淮没有心思再读旧折子,开始细读那份文书,边读边心想,苟副官方才说吏科、户科皆同意此政,应该不假,因为此政确实有不少可取之处。
此政是吏部呈上的,可以窥见,裴珏确实有些才干在身上,既知晓圣意,又明白各地小官小吏欺上瞒下的路数。
此政若是实行,别的不说,必定可以丰盈国库。
文书里写道,大庆税例之策是“种什么交什么”,以物抵税,过于繁琐官田民田种类之别,肥沃贫瘠之别,谷物品色之别,运送远近之别,计算税例的分成皆有不同,从而造成收税十分复杂,往往只有各州县衙门的书算人员才能算清楚。
科考出身、专注于写文章的县官,往往厘不清这些门道,只能做监管之职。
这便给了书算人员为虎作伥的机会勾结富势奸顽收受好处,减免他们的税例,或是将他们税例算到其他百姓头上。哄骗小民多交税例,据为己有或是买通上官。
富者贿免,贫者愈困,这样的顽疾由来已久。
新政为了解决这一顽疾,充盈国库,研提道:“简化税则合并征收、用银缴纳官收官解。”
最重要的一点,用白银交税,而不再直接交粮食。
此事好则好矣,却不是那么简单,裴少淮这般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