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讲究些的,不怕天热,戴着个鲜卑独有的木头高帽。
鲜卑等族的女性在部中的地位很高,男子主外征战,女子主内家务,人堆里有很多的女子。有的女子结了几条辫子,这是成过婚的;有的年龄小些,如男子类似,髡头不蓄发,这是未婚的。
男女多着圆领窄袖的羊皮衣,窄口的羊皮绔,腰鲜卑郭洛带,穿短靴,也有打赤膊的。
男女杂沓,人山人海。
拓跋部虽以游牧为主,亦早有农耕。路边用以种植粟米、东墙、青穄、虏小麦、指星麦等北地作物的大块田地的边上和田垄上,也挤满了人流,喧哗着往前涌动。
拓跋部的军官指挥兵卒在前开路。
走在拥挤的人群中,仲夏的烈日晒下来,勃野等人汗流浃背。
安崇等久在陇州,陇州的胡人也有很多,可各族都有,还有西域胡,发式、语言的种类不少,且颇有穿戴唐人衣冠的;不像这盛乐城外,他们此时所见,成千上万的男男女女,不分老弱,遍是近乎同类无二的发型、衣饰,入耳听到,差不多全是鲜卑话语,——乌桓人与鲜卑人,便如氐人与羌人,长时间的伴居,语言、风俗俱近,说起话来,几无区别。
安崇不禁心中想道:“前使天水蒲獾孙营,沿途历见,尚时碰到唐人,已觉与陇州风俗大异,现在代北,触目尽皆鲜卑,与陇州之风更是迥异了啊!傅夫子经常说‘唐人衣冠不可坠’,说什么‘设无我朝,吾将披发左祍矣’,我算是明白他这句话的意思了。”
顺着人潮,约十来里,到了一处空旷之地。
外围有拓跋部的兵卒警戒,盛乐的百姓到此,不能再往前进了。
这里,就是拓跋部选下安葬拓跋连的地点。
拓跋部的军官过去,给警戒的兵卒说了些什么,那兵卒去请示过上官的命令,让开路,放他们进去了。
路上的嘈杂渐渐被甩在脑后,复行数里,旗帜招摇,精甲侍卫,百余人出现眼前,从这群人处,传来哀乐之声。秃发勃野等安静地跟着拓跋部的军官,行到近处。
天将薄暮。
地面挖出一个巨大的墓室,拓跋连的棺椁已经被抬下去了。
一匹雄健的战马和一条以彩绳牵之的狗,不安地蹲伏在墓室的边上。
依照鲜卑的风俗,哀乐声中,几十个鲜卑人在砸毁成堆的金银器、陶器、铁器等等陪葬品。
拓跋勃野等人站定。
安崇一眼看到了这一幕。
也许是经商的基因还在他的血脉里流传。
这么好的东西被白白损坏,他呲了呲牙,颇是心疼。
毁器陪葬,是鲜卑、乌桓人丧葬的习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