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事儿也好办,就看你肯不肯了。”
“将军只管请说,下官无有不从。”
苟雄说道:“我部兵士多半损於朔方的此战中,老杨,你兵强马壮,分给我些罢!”
杨满瞠目结舌,说道:“这……”
“我就知你不是诚心为我贵体着想的。”苟雄斜眼瞧杨满,说道,“老杨,你不会是觉得大王这次会重重地责罚於我,觉得我将要失宠於大王,失权於朝中了,所以才口是心非的吧?”
杨满说道:“这怎么会!”
“那你就分些兵马与我吧!我不要多,你的本部嫡系,我一概不要,只要上郡兵!”
杨满家是南安郡的羌人豪酋,他的本部嫡系,是他本部落的族兵及南安郡籍贯的羌人,“上郡兵”,则是他军中籍贯上郡的唐、胡士兵。这两部分兵士各占了他全军比例的四成和六成。
也就是说,苟雄说得好听,不要杨满的“本部嫡系”,看似是只要杂牌部队,实则他要的乃是杨满部兵马的半数多。杨满全军差不多万人,六成就是六千步骑。
杨满岂会情愿?但听出了苟雄后一句话中的威胁语气,不由心道:“姚国攻河东、平阳郡时,与我有书信来往。姚国兵败身死,大王虽没有治罪於我,可难保不会对我深怀猜忌。苟雄是苟后的兄长,大王素信用者也,我若不答应他的索兵要求,万一他背后进谗,吾命忧矣!”
想到这里,他被迫说道,“将军如能因此稍减悲情,下官欣然乐意!”
苟雄大喜,说道:“老杨,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何时给我?”
杨满如吃黄连,装作痛快,答道:“随时都行。”
苟雄当即与左右将校说道:“随我去杨太守营中赴宴,明天我就把这些上郡兵分拨给你们。”
诸将校欢喜应诺。
苟雄嘴角带笑地顾看季和,他没有言语,可季和明白他的意思,是在告诉自己,这就是他弥补兵马不足的劣势,从杨满那里抢下攻克晋阳功劳的妙计。
杨满陪同苟雄入营,到了将帐,恭请苟雄、季和等先入。
张牡拽住了他的衣角,把他拉到一边,怒形於色地说道:“明公!骁骑强夺明公部曲,一下把明公部曲要走了大半,真是可恶!太过分了!将军怎么就答应他了?而且明公,上郡兵给了骁骑,这晋阳城,明公还怎么打下?此份大功,岂不是也平白让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