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即鹿 > 第659章 谢崇怅然叹 再问攻秦事

第659章 谢崇怅然叹 再问攻秦事(2 / 5)

刘丰跟着孙无极也来了。

刘丰、刘闲之是老乡,两人的故乡都在彭城县。

刘丰的官职尽管比孙无极、朱隽还低,现才是孙无极帐下的一个司马,但既是因同乡关系,也是因刘丰骁武的缘故,刘闲之并没有轻视於他,相反与他的关系亦不错。

眼看彭城就要光复,能够回到乡梓,修葺故宅,给祖上们扫墓,以祭告祖先,彭城重归王土了,却不得不撤兵,说完正事,刘闲之、刘丰两个彭城老乡少不了俱是嗟叹。

……

当天下午,全军准备撤退的命令,就传达了下来。

经过一个晚上的准备,第二天中午,北府兵全军出营,有秩序地沿着泗水南岸向东撤退。

撤出十余里,斥候回来报告,说是彭城县中的屠公所部、和彭城西边的秦军豫州援兵并无追击的迹象,谢崇等略微安心。

却才安心未久,这日晚上,驻营之时,忽然接到急报一道。

又是贺浑豹子送来的。

急报中写的是:秦军的冀州援兵倍道潜行,竟是出现在了郯县西南!截住了贺浑豹子部的退路。贺浑豹子紧急突围,冲杀一阵,未能破其防线。城中蒲獾孙部出城,入到了他们城东北的营中。贺浑豹子部现已被秦军两面包围。请谢崇赶紧派兵往援。

军吏前来传达谢崇召见军令的时候,刘闲之正在换胳膊上的伤药。

等刘闲之换好药,重新包扎好,吊着胳膊赶到谢崇帐中,长史王修之、司马谢适、参军顾乐之、刘肃之、高素和戴展等将都已经到了。

来的路上,刘闲之已从那军吏的口中知道了贺浑豹子被围此事。

一入帐中,他就大声说道:“恶有恶报!贺浑豹子要是前时听从督公的命令,来与我军会合,又哪里还会有今日之事?活该被围。”

帐中诸人停下话头,目光齐齐注视於他。

刘闲之向西主座上的谢崇行了个礼,说道:“明公,下吏愚见,不要去救贺浑豹子!”

“不要救他?”

刘闲之说道:“正好可借氐虏之手,将其消灭!或者至少将其重创。这样,明公不就少了一个祸患么?”

谢崇倚坐榻上,徐徐说道:“卿之高见,倒是与长史相同。”

刘闲之转脸去看长史王修之,说道:“长史君也以为最好不要去救贺浑豹子么?”

王修之是程昼的近臣,北府设立后,来北府任了谢崇的长史,是以他虽年岁不大,才二十多岁,——不过因其少白头之故,却早已是须髯皓白,刘闲之等吏都挺尊重他。

王修之说道:“不错,我也以为不宜救贺浑豹子,但却非因足下所说之缘由。”

刘闲之问道:“那是什么缘由?”

王修之说道:“彭城的屠公所部和氐虏的援助援军尽管没有追击我军,但这不代表如果我军北上去救贺浑豹子的话,他们还不会来追击。若彼衔尾追之,则我军亦将受围。故是我以为不宜救豹子。”

帐中一人说道:“仆之愚见,长史此言谬亦!贺浑豹子不可不救。”

说话之人是参军刘肃之。

刘肃之和刘闲之的名字很像,但他两人并非兄弟,只不过同姓而已,所以名字中都带一个“之”,是因为他俩的家族都是天师道的信徒。天师道来在江左的影响力甚大,信奉此道的士人多有,单只谢崇军府中的大吏,便又有王修之、顾乐之等也都是天师道信徒。且不必多说。

只说闻得刘肃之此言,刘闲之问道:“为何不可不救?”

刘肃之沉声说道:“危有大小之分,远近之别。今救豹子,或会有彭城、萧县之氐虏追我军之险,然此险,小、近之危也;若不救豹子,候歼灭豹子部后,蒲獾孙、屠公、虏之冀豫援兵势必会合兵共击於我,失去了豹子此部的相助,只靠我军,纵有泗水可倚,恐怕下邳、临淮、广陵三郡,亦难守之,此大、远之危也。长远之见,贺浑豹子非救不可。”

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是谢适在经过了认真的考虑后,开始发表他的意见。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