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赞赞:“火?火烧大门?”
“你可别扯了,我们现在是生存,”楚潋卿站在斜对角的人造草丛里,观察地上堆着的布料,“这里有一块帆布,还有个乘方符号^。”
“我这边也有发现,一根绿色的条条,还挺长的,”小九拿起,摸了下材质和硬度,再看那边的帆布,“这是帐篷?”
“就是帐篷。”楚潋卿赞同道,回头和劲臣对视了一眼,两人确定了心中所想,“应该还有支架,收集起来,先搭个帐篷。”
四人立即行动,仔细搜索,发现草丛、石块、树下四处散落很多东西。
劲臣半蹲在灌木丛旁,摸索中意外地一皱眉,从地上拿起一片树叶。
密室里大多植物都是人造的,花朵是绢花的,真假参半,他手上的树叶是真的,有些干枯了,而且旁边没有这种树木。
“看到这种叶子,随手收集起来。”劲臣说。
跟拍小哥连忙过去,给了树叶一个特写。
“劲臣好像什么都捡啊哈哈哈哈”
“这叫会过日子,树叶可以生火吧?”
“刚才有火焰的标志,应该是生火。”
任务很明显了,就是让搭帐篷、生火,暂时还没发现别的任务。
*
基本上,只要看到能拿起来、没有危险的东西,四人就归集到空地上,一起收集材料的速度很快,好在密室里没有那种吓人的动物。
“树叶子,干柴,干草,木条,掉下来的小鸟窝,一条细绳子,艾蒿一把……”收集的零碎物品太多,楚潋卿归纳了下,“枯树皮,鹅卵石,还有两节十厘米长的竹筒,这么细,以为可以装水,但它是漏的,这里有个洞。”
劲臣把他收集到的东西放下,还有之前捡到的松明子和小刀,起身将帆布抖开,将一根支架穿进帆布里。
另外三人赶紧来帮忙,只负责听指挥就好,“搭帐篷”对顾劲臣来说,简直是小事一桩。
剧组以前拍戏,也曾在野外滞留过,再加上家里背景,顾长宁早就教过他,这些是顾劲臣的必学课程。
小组配合默契,别看之前一直慢吞吞,不管看见什么都要研究一番,但当真正做任务时,他们的速度相当之快。
帐篷支起来,雏形显现。
“不能在这里,再往旁边靠,”固定支架底端四角时,劲臣打断了节奏,“要留下营火空间,还有逃生空间,”他说着,回头看了一圈,“面朝这边不行,去那边,遇见危机,可进可退。”
弹幕一片称赞。
楚潋卿主编笑看劲臣,“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劲臣微笑,没应声。
以前楚主编不是没采访过顾老师,但在一起合作的综艺中,她意外地发现了顾劲臣的更多特点。
四人停止了搭建,一起搬动大帐篷,劲臣一边目测距离,一边带领团队往安全角落搬移。
还真是注意细节啊,跟拍小哥在一旁拍摄,他想,难道不是完成任务就可以?
就在刚才,他的耳机里,传来同事的通知,有两支小队搭完了帐篷,正在钻木取火,就快逃脱第一间密室。
于是,跟拍小哥就有点心急,不能提示什么,只能跟随四人,更认真地把他们的表现拍摄下来。
“这里。”
四人放下帐篷,每人摁住一角,将底端固定在地面上。
大帐篷很快搭建完毕。
劲臣来到空地中央,蹲下来收集材料。
“营火的位置,必须和帐篷有一定距离,”劲臣看了一眼镜头,“不然,燃烧时爆出的火星,风一吹,很容易烧到帐篷。生火的位置,最好是帐篷的顺风处,还要远离树丛……”
劲臣说着,席地而坐,用指尖试了几块木头,终于选了个合适的,用小刀又削又钻的。
“需要帮忙吗?”小九过来问。
“做个鸟巢吧。”劲臣给两个女生讲了讲火绒和引火物要怎么做。
两个男生则是制作钻木取火的工具。
因为有绳子,劲臣选择了“弓弦法”,这样会更容易。
如果是不合适的木材,恐怕几个小时也生不出火。
小组配合默契,分工明确,还绰有余裕地和观众们互动聊天。
顾劲臣的动手能力特别强,而且讲的东西也格外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