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重振北疆 > 第827章 工农人才

第827章 工农人才(2 / 3)

此时其他地区,能有牛驴就算是大户人家,能有一把好铁制农具算得上中农。经历大规模战乱、流亡,许多农民倒退回木石农具,就算有铁农具也多残破不堪。

所以新西凉军相比其他区域具有绝对的经济优势,各类业态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农具和牲畜成为屯田标志和拳头产品。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

整个并州、雍州和新设的中州,有百姓500多万,其中屯民100万,但是脱离生产的无畏军,停驻上述区域者不足2万。各地屯田吏员不脱产,屯田所在诸县脱产官吏不超10人。

所以税收根本不需要从屯民手中拿走,平时供给但临近区域及储存,战时也是大部分给屯田军用,还是用在自己身上。

其余凉州、益州、荆州和一小部分幽州,虽然除了无畏军还有其他附庸兵马,但主次关系已经明确。无畏军是野战精锐,屯田军是野战和政权的基干,豪强及附庸兵是补充,州郡兵最多算驻防和预备役。

所以各地粮食处于较为稳定且基本充足的情况。

当然,屯田发展中也遇到许多磕磕碰碰。

比如分工合作中有人出工不出力,由于屯田有基本供给所以有人偷懒,还有一些盲目的伪科学生产行为。

但是屯民生产水平与自身、家人的利益高度相关,为了多囤一些粮食第二年好卖、为了多搞一些炭石盔甲兵器为自己家人所用、为了能有机会晋升成为吏员或者技术人才、为了孩子能够有机会读书,当然也为了天下早日太平。

总之有太多太多理由了。

为什么不想分田到各个家?这样还不怎么用打仗了。

会不会有人想放弃相对固定的配给,去追求自由自在随处搬家游荡,成为为了所谓自由而突破“人身依附”?

有,当然有。

会不会有人就是不想打仗,更不想当什么工程兵或者医护、后勤兵,然后等着哪一天鲜卑南下被抓走人口失踪?

可能有人就不会去想以后。

会不会有人认为学一些木匠、工匠、打铁、纺织、陶器、放牧、养殖是舍本逐末?是没什么用且远不如种田的?

儒家的一部分人会,农民中估计不多。

会不会有人想放弃一定能日子越来越好,甚至往上晋升的机会,去一辈子围着自家几十亩地,然后地在子孙那代被大户圈走?

姑且认为有吧。

会不会有人不希望自己子女上学识字,而是从小就专门干农活受最重的苦,这样为家里多搞些收益?

这种极端的情况也许存在。

张既和卫觊等专门负责州郡与屯田的官员,一点也不怠政,认真地将这些人从屯田中清理出去。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