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根本就不跟你对拳,就朝你裤裆来一脚。
你好不容易站起来,接着挥舞拳头,然后裤裆又被踹了一脚。
周而复始,等到裤裆被连踹五脚,却还能站起来向对手叫嚣的,只有傻缺!
关宁锦防线不能自己移动,想要歼敌就必须让敌人主动过来。
敌人不过来,那么这条防线存在的价值比一两银子高不了多少。
退一步说,皇太鸡真的就率十五万大军过来了,告诉明廷,老子今天就要单吃你宁锦二城,甩锅爹敢派人出战么?
出战的结果就是被辫子全歼,不出战,人家就有这个实力单吃你二城,就特么让你来个哑巴吃黄连,而且吃的是特么“双黄连”!
幺鸡看过山海关的地图,认为老王头当年建议将防线从海边延伸到北面的欢喜岭是非常正确的。
配备三四百门各型火炮,加上五万守军,在关前挖上四五条又宽又深的壕沟,这样山海关本身就算是固若金汤了。
如果还有余钱,可以在关前修建几座要塞,将山海关及周边地区变成一个要塞群,届时辫子用十万人马来填坑都不够。
在这之后,将宁远与锦州这两座孤岛作为鱼饵,尽可能地勾引皇太鸡上钩,能耗多久,就耗多久,最好让他在明年开始围城。
辫子用五万兵力围困二城,这就给关内减轻了不少压力,皇太鸡入关最多只能携带十万人马。
如果入关的辫子再行分兵进攻的话,明军可以集中优势兵力,抽冷子给辫子来那么一下子,吃掉一万人左右,也算是进地主之谊了。
幺鸡对明军的野战能力一清二楚,更是对他们一点信心都没有,野战不被对面全歼,那就算是捡着了。
在码出足够多的炮灰之前,就是要在关外采取龟缩战术,尽可能地跟皇太鸡拖时间,只要不死人不投降,啥招都可以使。
事到如今,帝师力主修建关宁锦防线就像是一辆豪车。
开吧,上路随时可能出事。
不开,每时每刻都在烧钱。
每年五百万两银子让某太子很是上火,用这笔钱能养活十万大军。
老王头上任,也要给人家这个数,不能少于帝师,否则显得甩锅父子厚此薄彼。
现在把蓟辽分割开,最多削减一百万两,给的太少的话,老王头也难以为继。
辽西需要四百万两,蓟镇也要至少三百万两,宣大那边还得这个数,陕茜与之持平。
光是防御北方便须一千三百万两,南边一年得七百万两。
这么一算,光是军费,加上各地守军的开销,一年少说也得两千两百万两。
转移灾珉与以工代赈都得花不少银子,岁入没有三千万两,某太子又得跟甩锅爹一样发愁。
朝臣们不会发愁,户部尚书也是如此,他们愁也没用,除了将几句不咸不淡的废话,涉及到岁入,真是一点用也没有。
内阁那俩就更别提了,首辅快成准岳父了,是个纯粹抱大腿的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