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今日朝会事务已然处理完毕,若无本上奏,便退朝吧,诸位爱卿用完午膳之后,下午即可在各自衙门处理政务。”
幺鸡一看表,竟然还不到十点半,这速度真是超乎想象的快,看来朝廷被自己教调地很不错,变得愈发乖巧顺从了。
群臣则是另一种想法,只要事不关己,就可以默认太子提及的建议,一来可以尽快吃到美食,二来也能争取到两个小时的午休时间。
“殿下,不知唤臣等前来……”
恭顺侯吴惟英、新城侯王国兴、新乐侯刘文炳、诚意伯刘孔昭、惠安伯张庆臻、宣城伯卫时泰、彰武伯杨崇猷这七只勋贵在退朝之后被太子点名留下。
大家都害怕太子半道反悔,毕竟等到开滦煤矿运作起来,那可真是个日进斗金的大项目啊,只怕有不少人都会眼红,想法设法插足其中。
“前番诸位爱卿每位均认购了五万两的紫金债券,又因为开滦煤矿,每位出资两万两。本宫以为此前五万两紫金债券过多,欲将此部分退还,也好让诸位爱卿手头宽裕一下。”
如果勋贵们用银子买了紫金债券,那就等于是在赚“死钱”,即使十年期的总收益有25%,比起开滦煤矿所分的巨额红利也不值一提。
某太子用紫金债券募集来的银子去投资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眼下这个项目要用到煤炭,而且也需要启动资金,莫不如继续按照开滦煤矿的股份比例进行配比更为合适。
恭顺侯吴惟英听说太子要把银子还给自己,可能中途有变,急忙推诿道:“殿下万万不可如此,臣等购买紫金债券乃是出于赤诚之心,绝非心血来潮,殿下如此这般,便是陷臣等于不义,臣等万死不敢从命!”
那价值三十五万两的紫金债券就是众人的保障,视为丹书铁券也不为过,京城的勋贵没有被查抄的就剩下他们七家而已,可再不容有失了。
诚意伯刘孔昭也旋即跟进,定要打消太子的疑虑:“殿下,若是紫金债券尚有留存,臣等愿意出资购买,退还银两之事,还望殿下万不能提及!”
若是太子觉得众人购买的金额还不算多,那就再买些是了,总之不能让太子觉得众人留有私心,君臣一旦离心离德,那便是臣子们的末日了。
此话马上得到了其余五人的支持,大家信誓旦旦地表示哪怕要变卖家产,也要再买五十万两的紫金债券,一定要买到太子称心如意为止。
前后加起来有八十万五两之巨,算是众勋贵忠心可鉴了,再想多买一些的话,那当真力所不逮,有些为难了。
“诸位误会了,本宫发现了一个日进斗金的新项目,此项目需要用到大量的煤炭,故而本宫想到了与诸位爱卿进行合作。空口无凭,不知哪位爱卿自认为力气甚大,愿意用大锤敲击院内角落的那座柱子?”
只有举例说明,才能最快地打消掉勋贵们的疑虑,而且要让他们身临其境,最后是亲自上阵才会迅速明白。
新城侯王国兴闻言,便自告奋勇地表示愿意一试:“殿下,臣不才,空有一身蛮力,愿为殿下尝试一番!”
幺鸡立即应允,马上就可以见到大力出奇迹了,那座柱子可是晾晒了好些天了,到了今日算是基本凝固完毕了。
柱子就是钢筋混凝土做成的,水泥早就烧制出来了,十几天之前,几个干瓦匠活的内侍们按照太子提供的示意图与施工步骤,小心翼翼地进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