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黑太子 > 第944章 点醒商贾

第944章 点醒商贾(2 / 4)

“本宫知晓尔等前来觐见的用意,本宫可以明白无误地告诉尔等,之前滦河大捷属实!有人刻意散布流言,说王师落败,死伤数万,本宫隐瞒不报,更有甚者说东虏即将围攻京城,就差直接说本宫死了!要么在战时被炮击而亡,要么在过河时不幸溺毙,要么用膳噎死了,要么被臭屁熏死了!荒唐否?可笑否?某些人不信本宫,笃信流言。这是良心被狗吃了,还是真想要叛明降清啊?”

“草珉万死不敢!”

商会总会会长是粮商于松屹、两个副会长盐商马永亮与茶商范巧智,带着各行各业的会长于副会长,总计上百人之多,前来觐见。

结果开始就被某太子一顿痛斥,可是清醒了一下头脑,明白自己再偏听偏信,真就要翻船了。

“本宫对尔等敢不敢并不感兴趣,只要厂卫拿到确凿证据,那就不是敢不敢的问题了,而是做没做过的问题了!本宫相信即便是某些已经心生摇曳之人,也会一再确认相应的情况,再做决定,不会如此唐突便决定如何行事。尔等不是看到了么?本宫安然无恙地回来了,某些人就要大失所望了。王师大半也全身而退,某些人便说王师伤亡惨重,陆军医院已然容纳不下伤者。接下来就得说京城旋即便要被东虏大军重新包围了吧?问题是多尔衮手里的三万步兵都被本宫消灭了,难道让骑兵弃马攻城?哪些人刻意编造并散布流言,本宫自会派人缉拿下狱!哪些人暗地里作出损害大明利益之事,本宫亦会派人调查清楚!”

“殿下英明神武!”

“东虏必将灭亡!”

其实这些商贾里也有亲戚在军队里吃皇粮,不少人都伴驾出征,亲眼见到,亲身经历了滦河大战。

班师回朝之后,由于多尔衮尚未退兵,畿辅一带还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作战部队尚未放假,故而这些人暂时也就没机会回家了。

但不少有实力的商贾在老城、中城、新城三处都有分号,也就是连锁店,在特殊时期,这些店里的伙计与展柜便都是眼线。

回报的情况大致相同,那就是三处都开进了很多王师部曲,诸多总兵官志得意满,校尉们神采飞扬,士兵们更是满心欢喜,根本不像是吃了败仗的模样。

如此一来,对照流言的内容,便会发现,这里面存在着极大的水分,关于东虏取胜的相关内容完全无法证实。

“由于王师获胜,歼敌三万,倭军歼敌两千,总计逾三万,折银超过八百万两。户部太仓吃紧,故而本宫有意向各行业拆解三百万两银子,按照行业权重比不同,从三十万两至十万两不等。也不是白借,诸位有两个选择。其一为借款,月息百分之二,为期一年,到期连本带利一并归还。其二为货款,即用银子来订购新奇商品,一律为零售价的五折,半年内悉数交付,逾期则追加货款一成价值的同类商品来补偿。本宫如此安排,不知诸位意下如何啊?”

“草珉愿认购十万两!”

作为某太子在京城商圈里的头号马屁精,粮商于松屹抢先发言,没有银子就没有话语权,用银子来示好太子爷,他这个总商会会长的位置才能坐稳。

对于王师是否取胜,于松屹自然是比较相信太子爷所言的,尽管心里还有一丝疑惑,可事实胜于雄辩,自家有子弟随军出征,派人去碰个头便一清二楚恶劣。

得益于抱了太子爷的大腿,于家贩运的粮食完全不愁销路。

只要能运抵京城,大头由户部负责吃进,小头才是自家用来零售的部分。

平时为二两银子一石,战时为三两银子一石,但朝廷每石补贴一两,依然维持原价。

除此之外,于家还开办了经销海盐与运输新奇商品的生意。

海盐均有山东沿海盐场供货,新奇商品用运粮船来运输,避免返程时跑空船。

有了三个较为稳固的业务项目,于家的生意自然是蒸蒸日上,去年纯利便达到了十万两以上。

“草珉亦愿认购十万两!”

“草珉亦愿认购十万两!”

两个副会长马永亮范巧智当然不是吃素的,太子爷一天不倒,便一天是自家必须紧抱的参天大树。

在这三个家伙的带头认购下,剩下的同行们也就无法默不作声了。

形势已经非常明朗了,谁不掏钱,谁便会被视为有异心!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