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黑太子 > 第974章 锦州大捷

第974章 锦州大捷(3 / 4)

北廷管理的八隅之地,考试的学子与来镀金的二代们,本着或学或玩的想法,也会住在京城。

那些外地的商贾想要偷师学艺,就得派家中脑子活泛的子嗣到京城里生活。

这些土二代住进来个把月之后,别的或许没学好,逗小姐姐真是手到擒来……

只有购买房产达到一定金额,或者在工厂做工达到一定年限,再或者得到了朝廷或某太子的嘉奖,才会得到京城户口。

很多穷人都在典房或租房,短期内是没机会得到户口的,这些人连同他们的家眷,就都算是流动人口了。

京城人口暴涨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官兵,特别是东宫卫队的家属在口碑营销之后,纷纷搬进城里。

东宫卫队上下不论军衔高低,一律自动获得京城户口。

对于这点,当初朝廷里不少人都是有异议的。

某太子就说了一个解释,便堵住了众人的嘴。

那就是东宫卫队的忠诚度自然无须质疑,最重要的是,东宫卫队属于某太子的私兵。

粮饷完全由某太子来出,某太子自然不会亏待这些嫡系人马。

这便意味着京城可以一下子多出数万身份可靠且收入稳定的人家,还有甚子比这更重要的呢?

由于都居住在固定的小区,便于收发消息,一旦城内有事,放假在家的卫队成员立刻可以集结待命。

换作平时,这些人的收入不都是用来消费的么?

这就等于某太子用自己兜里的钱,来刺激京城消费,促进京城发展。

某些傻子还不打算买账,那就是真傻了!

东宫卫队编有十四个旅,规模约七万人。

这背后就是七万户家庭,一家按五口人计算,那就是三十五万人,实际要远多于此。

在征求过猛如虎、虎大威、李成栋、高杰、刘光祚等人的意见之后,各部将领自然愿意将麾下将士的家眷从老家迁来的。

京城物价倒是不低,但单就米价一项,便比西北低不少。

当兵吃皇粮可是旱涝保收的差事,比较之后,搬到京城肯定是更加划算。

迁来家眷之后,来自外地的将士们才更愿意拱卫京城,这才真正实现了保家卫国!

现在北廷的情况就跟北宋差不多,后者的都城是没有天险保护,不得不在开封周边部署大量兵马。

某太子这边则是有天险,但多半守不住,于是乎也走了老赵家的路子……

这些兵马在战时就是抵挡辫子进攻的力量,在平时,连同其家眷,那就是莫大的消费群体。

此番又取得了锦州大捷,凯旋之后,《京师日报》与《帝国日报》都开始大吹特吹。

但战果是实打实的,已经得到了朝廷的确认,没人再跳出来质疑锦州大捷的真实性了。

相信在胜利消息传到南都之后,那边的《南都日报》与《大明日报》也会印刷特刊来庆祝的,顺便再大赚一笔……

获胜之后顺利回到自己的老窝,大吃大喝是必须的,这下总算是有酒了,诸将都是一醉方休的节奏。

太子爷亲征便能干掉六千万狗鞑子,还有照片为证,伴驾参战的将士们也亲口证明。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