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军也需要吃饭活下去,把麦子全部给了百姓种在地里,革命军怎么熬过这个冬天和来年春天?
仅仅近期的剿匪就收缴到了十四万斤的麦子,这让革命军剿匪的热情高涨。
西秦岭山中,可以说到处都是土匪,因为自崇祯继位以来天灾不断,流民四起,征伐也不断,导致败落的义军、流贼等流落到山区中占山为王、落草为寇。
据统计,在徽县、两当、凤县、以及西和县南部山区的康县、陇南、略阳等地,土匪窝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革命军把革命区境内的土匪端掉了,越境到革命区之外去剿匪时,竟然得到了当地权威士绅的支持,革命军可以在境外的地域内光明正大地出入而不受阻。
为此,姬国卿将那些没有进行土改,却可以让革命军在阳光下正面出现的地域称为“泛革命区”。
革命军开赴到泛革命区剿匪,不单为革命军收缴到了大量的紧缺物资,还可以为商贸公司打通商业通道,让革命区的商业贸易往来更为顺畅。
最后,泛革命区的出现,也为日后在那些区域开展革命土改工作奠定了基础。
革命军出现在那些地方,不骚扰百姓,不为难当地官府和权威人士,只为单纯的剿匪,这让革命军的声誉大有改观,境外绝大多数人不再称革命军为革命贼,而正式改口叫革命军了。
经过几个月的纺织、剪裁、缝纫,姬家的第一个私营企业纺织服装公司为革命军制作完成了五千套春秋装。
眼看秋天将尽,冬天马上到来,革命军的春秋装却刚刚“到货”,姬国卿表示无奈的同时,更多的还是欣喜。毕竟,从此革命军就可以以全新的姿态出现了。革命军战士可以跟民兵有着明显的区别,不再被人混为一谈了。
一两银子两套服装的加工费(包括纺线、织布的费用)总计两千五百两银子交付给纺织服装公司。纺织服装公司按一两银子四套服装的加工费分发给职工,纺织服装公司赚到了一千两百五十两银子。缴纳三百七十五两后,还剩八百七十五两。这八百多两银子,可以说是姬家所属第一家私营企业赚取到的第一桶金。
恰逢姬国栋的妻子乔珊诞下一个男孩,姬国卿就将这个侄子取名姬锦辉。原本姬国卿想为侄子取名姬金辉的,姬国栋说用“金”字太俗气,就把“金”字改为“锦”。
有了名正言顺的收入八百多两银子,姬国卿提议纺织服装公司用这些银子采购棉花和染料,这样一来就不仅仅是收到加工费了,纺织服装公司可以把一套服装作价一两或二两银子进行销售,那样的话,利润空间就会更大。
等到纺织服装公司经营所得的资金更加充裕后,可以把所有的纺纱机、织布机都给买断,不用支付租用纺纱机和织布机的费用了。
制作车间改为兵工厂后,不再生产民用工具,也不再打造刀枪弓箭,而是全力打造火.枪和手榴弹,等到钢铁更为充足后,还可以考虑打造火炮。
眼看进入冬季,革命区没有耕种任务,对农具的需求就会大减。暂时可以不成立农具公司,把土匪窝中收缴到的刀枪器械,挑选残次品回炉全部打造火.枪。
姬国卿不确定李自成被逼出陕西流落到湖北后满清的八旗兵何时会来到天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