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炎武帝这么说,很多大臣心中还是很不满的,但是,一些明眼人则看出了其中的端倪。
炎武帝从登基一来,大炎王朝一共五位大将军,现如今,只剩下三位了,镇国大将军许淳叛变被诛,镇西大将军在西征的路上被杀,而现在大炎王朝正在三线作战,镇北大将军要对付北蛮,镇南大将军要对付南夷,而再次西征是势在必行的举措,这一次西征,无论是兵力,还是资源上,肯定都要比上一次西征更加的充足。
初步预算,这一次西征,炎武帝决定动用三十万大军西征,而想要统领这么大的一支军队,没有一个大将军是不可能,如此一来,殷元魁的带兵出征是必然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海洲的沦陷,还有镇海军的叛变,真相到底是什么,还需要调查,如果在这个时候,就直接出兵攻打海洲,固然可以把海洲拿下,但是,西征的计划,肯定会搁浅,而且作为曾经仅次于许淳的军队,在平叛之后,肯定会损失惨重,不管是打赢了,还是打输了,对于大炎王朝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儿。
眼下,方士出世,他们只是占据了海州,并没有在海洲征兵,做备战的准备,也没有做其他的事情,贸然攻打,终究还是不太好。
最后还有一个原因,只是这个原因上不得台面而已,镇海军为何叛变,暂时还不得而知,但是,作为镇海军大将军的殷元魁,肯定是有责任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殷元魁是没有谋逆之心的,既然如此,殷元魁想要证明自己,那他就必须要做些什么,而西征就是做好的选择。
也正是因为殷元魁现在是戴罪之身,他想要重新获得信任,在西征的时候,就必须打胜仗,而且是大胜仗才行,西域国家那么多,不灭掉几个,怎么都说不过去,炎武帝这个时候,选择不处罚殷元魁,反而重用他,这何尝不是一种计谋呢?
相对于海洲的沦陷,西征才是大事情,海洲随时都能收复,但是,西域的事情却不能拖了。
结合这些原因,那些真正心窍玲珑的官员,很快就明白了炎武帝想要做什么了,所以他们并没有站出来反对,反而十分支持炎武帝的决定。
随着海洲沦陷的消息一起传递回来的,还有一个消息,那就是许淳之子还活着,而且就在东海城的消息也一并传递回来,如果是在以前,这件事绝对是顶天的大事儿,但是,在海洲沦陷和方士出世这两件事发生之后,曾经的一个叛将的儿子还活着,就是无关痛痒的事情了。
大不了,在收复海洲的时候,将其一并拿下,当场处死,或者带回京城,公开审判处斩,也是可以的接受的。
而在海洲沦陷之后,另外一件事也被人们一直关注着,那就是年前去往东海城的齐若兮、徐诗芷还有李嗣源的下落。
不过,这件事也不需要过于担心,在齐若兮她们离开东海城之后,相关的情报就被传递回来了,对于齐若兮她们能够离开海洲,很多人还是很开心,当然,也有人不开心,而他们之所以不开心,自然是因为徐诗芷和李嗣源一旦回到京城之后,徐肱和李刚就会联姻,这可不是他们想看到的。
只是,这种不开心,没多久就被新的消息给打散了,徐诗芷和李嗣源失踪,齐若兮遇刺,一下子就引起了朝野上下所有人的关注,炎武帝对此事也格外的关注,他不关注也不行啊,一个是他麾下肱骨之臣的女儿,一个是他堂弟,他必须给予高度的关注才可以,尤其是在听到齐若兮也遇刺之后,他更是直接出动的御林军,前往徐洲接人。
这次出动的人,不单单有御林军和内卫,还有不良人和徐府、李府的人,对于齐若兮,炎武帝的命令是,无论如何,一定要齐若兮平安回到京城,而对于已经失踪的徐诗芷和李嗣源,炎武帝的命令则是,不惜一切代价,务必要找到他们。
随着这道圣旨的下达,整个长安城的局势,就变得云波诡异起来。
徐肱在得知女儿徐诗芷失踪之后,直接病倒了,连续多日,卧床不起,无法上朝,而炎武帝也是多次下旨给予赏赐,更是每天都要询问徐肱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