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可能被所有人忽略的问题,那就是这次西域联军的作战方式,出现了重大的变化。
如果说,镇西大将军秦嘉涆负责西征的时候,西域的重甲兵出现,是一个意外的话,那么,这一次,西域联军来势汹汹,他们不像以前一样,只是盲目的进攻,而是采取了很多战术,还有各种器械的运用。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西域贫瘠,算是一群原始人,无论是在粮草被服,还是在盐铁方面,都无比的稀缺,然而,一个能够制造出重甲兵,一个能够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制造出不少大型攻城器械的军队,他们真的如此的不堪吗?
西域出现了高人,这是许一凡在初次听到西域出现重甲兵的时候,率先想到的,要知道,中原疆土广袤,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能工巧匠更是数不胜数,中原人都没有制造出重甲来,西域这个一直被压着打的国度,却率先制造出重甲来,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大炎王朝又不是清朝,并没有闭关锁国,按理说,不应该出现这样的情况,可是,偏偏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这无疑说明了一个问题,西域出现了一个极其优秀的人物。
除了重甲,还有对方在控制瘟疫的问题上,还有现如今攻城器械的出现,这都说明了一件事,西域人在战争当中,不断的学习,飞速的成长和进步着,从而快速的拉近他们跟大炎王朝的差距,而这如果说,西域当中没有一个重要人物的话,打死许一凡都不相信。
说完西域联军,再看看炎军,之前连下六国的伟大功绩,已经让很多人心满意足,沾沾自喜起来,而许一凡提供的军备三件套,展现出了极大的威力,让他们充满了迷之自信,觉得炎军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存在。
然而,真相真的是如此吗?
不,情况恰恰相反,从十二号开始,西域联军尝试性的攻城之后,许一凡就发现了问题。
虽然,许一凡没有亲自上城墙,去观看这三天的战役情况,但是,他当时在临时医院,查看那些被抬下来的伤兵的时候,就看出一些端倪来了。
第一,西域联军的箭矢,出现了不小的变化。
可能是受到许一凡制造的箭矢的影响,西域联军的箭矢也出现的变化,箭杆用的是西域这边特有的胡杨木制成的,这种树木,不管是在硬度上,还是在韧度上,都比他们之前用的箭杆强很多,很难损坏。
箭头也出现了变化,箭头虽然还是扁平的棱形,可是,在箭头上居然出现了放血槽,还有倒钩,这让许一凡很意外,在之前三天的交战当中,有不少炎军将士,在这种箭矢上吃了不少亏。
箭头上出现放血槽,还有倒钩,最先这么做的是许一凡,当然了,许一凡不是第一个这么尝试的,在此之前,也有工匠尝试过,只是不知道为何,没有被采用,而许一凡做出来的箭矢,是他为了自保而设计的,在给西征军提供的箭矢当中,并没有这样的设计。
炎军没有采用,西征军却采用了,虽然和许一凡弩箭的样式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可以看出,对方就是根据许一凡的弩箭,进行了改造,这不得不让人多想。
第二,西域的战刀,也出现了改变。
在此之前,西域的战刀和北蛮的弯刀很类似,整个刀身呈现一个弧度,跟笔直一线的炎刀,有很大的区别,可是,这次出现的战刀,虽然也是弯刀,可是,它的样式却跟许一凡的军刀有点像。
说直白一点儿,就是跟尼泊尔军刀很类似,尼泊尔军刀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有多大,没有人比许一凡更清楚,这种战刀对士卒的伤害很大,伤口往往很大,也很难愈合,基本挨上一刀,不死也会丧失战斗力。
单单从战刀而言,西域联军的战刀要比以前强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