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国师打算做什么,但我想国师前来,应该是想要这些东西。”
许一凡接过泛黄,略显破旧的书籍,并没有急着打开,而是看向徐肱问道:“这是......”
“这是这些年来,我搜集的所有关于塔撒哈沙漠的记载,对国师应该有用。”
许一凡点点头,说道:“多谢。”
说完,他就开始翻阅起来,而徐肱则重新坐下,端起茶杯,一边喝茶一边看向许一凡。
看着眼前这个少年,徐肱心情很复杂,抛开许一凡身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和责任,其实,许一凡还只是一个才刚刚十六岁的少年而已。
十六岁的年纪,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那个草长莺飞,肩挑明月的年龄,可对于眼前这个少年来说,却经历着,承担着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重担。
相对于其他人只关注许一凡做的那些大事,徐肱关注更多的,还是许一凡身上发生的一些小事儿。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许一凡的才情和学识,在徐肱看来是很高的,不过,许一凡的才情和学识,跟其他人都不一样,其他读书人学的是现有的先贤古籍,而许一凡却有自己的想法,他知道很多常人不知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事情,也看到常人看不到的地方,而这才是徐肱最欣赏他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根据徐肱了解,许一凡是一个酷爱学习的人,而且是一个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极强的人,同时他也是一个极富创造力的人。
其中有一件事,引起了徐肱、房巨鹿和李建民他们的格外关注。
那是一张地图,一张详细无比的地图。
之前,方士出世,海洲沦陷之后,虽说朝廷对海洲失去了统治权,但是,这不意味着朝廷真的对海洲的事情一无所知,在徐诗芷去往东海城之后,曾经寄信回来,她在信中提到了地图。
起初,徐肱并没有放在心上,但是,在海洲沦陷之后,朝廷的探子在传递海洲情况的时候,其中两名极其靠近许一凡的探子,也多次提到了那幅地图。
地图很大,一比一还原,地图上详细的记录了大炎王朝三十六洲的地形地貌,还有诸多势力。
最开始的时候,这张地图只有一小部分,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张地图愈发的完善起来,而在许一凡去往西北的时候,这张地图更加的完善起来。
在西征军跟西域联军作战的时候,许一凡就曾交给殷元魁一张西北堪舆图,堪舆图详细的把玉门关以外,一直延伸到上阳国一带的所有地形地貌都绘制出来,那张地图之大,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在这张这地图上,除了常见地图上的城池地形之外,还有所有的地形地貌,细致到每一个村庄,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大山。
这是一张详细到了极致的地图,对于统帅而言,它的价值可比一支军队还要重要,有了这张地图,排兵布阵可谓是事半功倍,这可比在沙盘上演示要强的多。
然而,这只是许一凡那张地图的一部分,或者说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已,可就是这样一张小地图,已经足以改变很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