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德贵的口中,他们家的肉汤用料扎实,秘方是他儿子从古籍上看来的,光是买肉买各种配料就花了不少银子,虽然生意好,但挣得并不多,属于薄利多销。
“五十文”
宋富贵都震惊了,宋大牛他们兄弟农闲去帮工,一天也就十几文,有时候帮人扛大包,累死累活大半天,才有可能挣到二十文。
现在宋德贵一家的买卖,赶得上三个壮劳力了,怪不得都说做生意来钱快。
宋富贵也不嫉妒弟弟,反而由衷为弟弟一家找到赚钱的门路而高兴着。
聊着聊着,宋德贵也和大哥聊到了红薯粉条的事情。
“这么好的买卖你愿意交给你大嫂,她有什么不愿意的。”
自己弟弟的生意需要用到红薯粉条,宋富贵当然愿意帮忙,只不过他心里也明白,这不像其他时候帮衬着做点事,红薯谁家出总共要多少粉条即便他这个亲大哥愿意无私奉献,这一次,老伴孩子也不会由着他来。
所以当宋德贵主动提出要用九文钱一斤收粉条的时候,宋富贵觉得特别高兴。
高兴弟弟长大了,考虑事情周全了,也高兴弟弟出息了不忘他这个哥哥,在宋富贵看来,九文钱一斤的红薯粉条那也是他家挣了,毕竟多了一条赚钱的门路。
乡下农户挣钱的路子太少,除了农闲时去当力工,也就地里的产出能换点银子回来,但这种原始产出的粮食蔬果价格低廉,远不及经过数道工序的红薯粉条挣钱。
至于其中花费的力气和时间,这对乡下人来说,是最不值得一提的东西。
宋富贵了解完自己担心的事情后就准备离开了,地里还有一堆活儿等着他去干呢,他又没到养老的年纪,不至于在家当甩手掌柜。
正好,王大妹也帮忙洗完了那一副猪下水。
“大伯,大伯母,今晚叫上大牛哥他们来家里吃饭吧,正好让你们尝尝我的手艺。”
宋辰主动开口邀请。
“成啊”
老爷子高兴坏了,他已经从弟弟口中知道这肉汤的方子是侄子的本事,一想到侄子虽然念书不行,但好歹靠着念书为家里找到了一条挣钱的方子,以后他总算可以对弟弟一家放心了,他就由衷的高兴。
王大妹也很给面子的应下,心里却嘀咕着,请人上门吃饭,总不至于只吃那副猪下水吧。
回家的路上,老两口商量起了红薯粉条的事。
“九文钱弟妹明明说十文钱收呢。”
王大妹的声音突然间拔高了,引得周围人的侧目。
什么十文九文一斤,宋老二家问宋老大买什么东西,居然用这么高的价格。
似乎也是怕别人听见和自己抢生意,王大妹压低声音,拉着老头就往家赶。
那对夫妻俩还没来得及商量,都出了一个自己心里认为合适的价格,以至于现在,口供对不上了。
“你这弟弟对你可真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