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办恭敬道“大人,樊姑娘来了。”
李怀安这才从堆积的文书中抬起头来,搁笔道“叫樊姑娘久等了,蓟州府所有卷宗放于文库,让底下人去安排费了些时间,现在可以过去了。”
他是李党,前来蓟州又是暂代贺敬元的职位,一来就查文库里的卷宗,说出去终归是不好听,何况再带旁人进去,总得将不相干的人都暂且支开才方便。
樊长玉道“是我给大人添麻烦了。”
李怀安望着她笑笑,似乎又变成了那个温雅纯粹的读书人“若不是樊姑娘,李某或许已命丧山匪之手,查看卷宗,尚还在李某能力范围内,樊姑娘无需客气。”
快出门时,他看了一眼樊长玉的装扮,唤书办取来一件斗篷,道“文库里的卷宗若要外借必须记录在案,樊姑娘随我进去看吧,未免引人耳目,还是披上这件斗篷。”
樊长玉知道他私用公权帮自己,也怕给他带去麻烦,将斗篷披上,兜帽一戴,瞬间遮住大半张脸,只余一截下颚和淡红的唇露在外边。
李怀安视线掠过,多停留了一息。
出门的这一路,樊长玉都没遇上其他人,想来是被李怀安支开了。
到了地方,就见大门外站着一队森严的铁甲卫,李怀安出示令牌后,铁甲卫才放行。
樊长玉跟着他进了那高大又显得阴沉的楼阁,这才发现所有的门窗都蒙上了一层黑布,只有一豆灯火浅燃着,里边一排排书架几乎看不到尽头,书架上密密麻麻放着竹简文书之类的东西。
李怀安端着烛台走在前边,根据书架上的标号寻了一阵,从中拿起一卷“去年十二月的,找到了。”
他递给樊长玉,樊长玉赶紧翻看起来,李怀安似乎为了帮樊长玉照明,端着烛台站近了些,却又还隔着小半步的距离,不会让人下意识排斥。
樊长玉匆匆翻阅完,脸上的神情却更凝重了些“这卷宗上写的我爹娘遇害,的确是山匪为了藏宝图。”
李怀安眸子微动,到底没说有人篡改卷宗这样的话,能在蓟州只手遮天篡改卷宗的,大抵也只有那位亲去卢城守关的蓟州牧了。
他温和道“兴许是那山匪头子为了活命,骗了姑娘。”
樊长玉没说话,她就是去打听过后,确定山匪头子没骗自己,才敢冒昧来找李怀安的。
这份卷宗,到底是官府故意写成这样的,还是为了结案草率胡乱写的
从官府卷宗上也寻不到爹娘仇敌的蛛丝马迹,她心情沉重,离开文库后便向李怀安告辞,回了暂且落脚的地方。
赵大娘身上有伤,如今身边离不得人,樊长玉不在时,便是那日驿站失火后仅剩的几个邻居帮忙照顾。
整个清平县就剩这么几个老弱妇孺了,蓟州官府将她们直接安置在了主城,按月送钱送粮。
樊长玉不知道的是,她今日去文库看了卷宗的事,当天就已有人快马加鞭将消息送去了卢城。
夜寒露重,贺敬元在灯下看完从蓟州送去的信件,良久,才喃喃自语“东西我已给他了,那两个孩子什么都不知,如今这局势,他不可能再对她们下手才是。”
他苍老的眼皮上堆满褶子,想到某种可能,原本儒雅的面容也多了几分冷硬“莫非是李太傅为了樊家手里的东西,故意设的局”
他思量片刻,终究是提笔速速写下一封书信,封好后换来帐外亲卫“快马加鞭将这书信送回蓟州,交到文常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