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卒们哄笑出声,原本紧张的气氛倒是一下子消散了不少。
接下来的训练关乎到能不能保住自己小命,又有樊长玉那番“熟能生巧”的言论在前,她手底下的几十号人都练得格外卖力。
谢五更是不吝啬地教了他们不少一击致命的搏杀技巧。
在出征的前一晚,队伍里一个小卒找到樊长玉,把他从军以来得的军饷全交给了樊长玉保管。
他说“队正,俺娘就俺一个儿子,俺是蓟州黄坪县人,俺要是死了,您帮俺把银子带给俺娘。”
他说完这话就跑了,樊长玉盯着手心里的那几块碎银看了很久,最后收了起来。
从前她也是怕战场的,但想着爹娘的大仇,想着被困在崇州城内的俞浅浅,还有谢征,她便不怕了。
军功是她眼下能想到的,她能自己去完成这一切的最好途经。
不过现在,她心中又多了一个信念她希望能带着自己手底下的每一个兵,活着走下战场。
距离发兵还有几个时辰,樊长玉干躺了一阵睡不着,便从枕头下方摸出自己雕了一半的木偶继续雕着。
木偶已经雕出了头发,她转动刀刃,慢慢刻出眼睛。
因为雕的是个圆头圆脑的木偶娃娃,眼睛便也雕得大了些。
脑海中回想着谢征的模样,收刀时又将眼尾往上刻了几分,呆头呆脑的娃娃,一下子就多了股鼻孔看人的睥睨劲儿。
樊长玉不自觉笑了起来,她戳了戳木偶圆嘟嘟的脸,小声嘀咕“还挺像。”
也不知道他如今在何处
月上中天,林间鸦雀惊起。
赵询被人压着跪了下去,一地的死尸,全是他的护卫。
他一张脸煞白,额前冷汗密布,瞳孔里映出火光里那人还往下沥着血的剑尖儿,哆嗦着唤了一声“侯侯爷”
谢征抖落剑身上粘稠的鲜血,微微侧过眸子看了过来“狡兔尚只有三窟,赵公子这窟多得,当真是让本侯好找。”
清风拂过林梢,落在幢幢火光里的这道嗓音,清冷又带着几分漫不经心。
数日前,樊长玉回营后,谢征便去见了陶太傅一趟,本是要同陶太傅商议皇孙和李家的事,陶太傅却提出有急事要进京一趟,让他在他回来前,先彻查皇长孙和长信王的关联。
谢征应下了,本还想去寻贺敬元,替樊长玉要一个关于她身世的答案。
但不巧贺敬元亲自在同李怀安清点朝廷运来的粮草军械,他眼下明面是在康城,贸然出现在崇州,只会给李党一个他擅离职守的把柄,谢征这才直接去查皇长孙一事了。
跟皇长孙有直接关联的是赵询,他自是从赵询着手查起。
因赵家是做生意的,消息甚是灵通,崇州被围之前,赵询就已出城。
赵家的生意涉猎极广,据点也极多,谢征废了些力气,才堵到了人。
赵询见到谢征亲自前来时,便已知大事不妙,勉强回道“侯爷说笑了,只要侯爷有用得上赵某的地方,赵某必当是肝脑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