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卓思衡思考越王其人,皇帝就已经转向了太子,也是一样和蔼道“太子,你是如何想得”
卓思衡表面风轻云淡仿佛事不关己,但已经快要窒息了。
太子似乎很认真在思考,然后小心翼翼问道“父皇,儿臣对封府一事有许多不知之处,可以问您么”
“这个自然,你有什么拿不准的不问父皇又是问谁”皇帝笑道。
太子听了这话点点头仿佛下定了决心,认真道“那父皇,儿臣的封府是不是就是东宫开府”
所有人听了这话几乎都楞在当场包括皇帝。
这个问题太过直接和敏感,因为太子开府另立东宫就是要选出一套自己的班底,在东宫拥有一套三司小朝廷并染指真正的权力,但这也是很多太子悲剧的根源。皇帝在问题上十分巧妙地规避了东宫开府的事,只言出宫封府,似乎只是谈别居成家一事,没有言及关键,可太子直接点出,仿佛像是在索要东宫开府之权,实在令众人震慑,不知这个一向被视为木讷平庸的孩子哪里来的胆量和贪念。
只有卓思衡例外。
他知道太子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而这个关键,早在弘文馆时自己就已经提醒过了。
太子一定不会忘记。
孩子答出了自己曾经押中的文综最后一道大题,卓思衡终于松了口气。
“你很想要自己的东宫开府三司么”皇帝还是笑盈盈地问,但每个人都感觉到了那一丝隐藏在笑容中的沉郁。
连素来沉静恭谦的罗贵妃都忍不住看了眼皇后,却见皇后端坐如常,并无任何波澜。
“儿臣已至弱冠,如同父皇所说,确实到了该出宫开府的年纪。可是,儿臣却不想要开府东宫三司。”太子轻声道。
“哦这是为何”
“朝廷每三年一次科举取士,天子门生如过江之鲫,可是,朝野内外仍是到处缺少贤才,父皇不也是每每感叹,若是天下人人读书,便可解选贤之忧么所以才有学政之革,广布教化,为的便是让天下人皆知读书勤学,好有朝一日人人皆可为栋梁。事实上,朝廷确实是年年时时缺人的。父皇对儿臣从来都寄予厚望,若儿臣开府,父皇定然为我辗转反侧择优举良,可是这样一来,原本可以在朝中为父皇分忧之人却到了我的府上,而我也无什么需要三司才做得的事,岂不空耗国资枉费才贤父皇,儿臣还是只出宫便是了,开府的事不如搁置,眼下朝廷用人各处都是燃眉之急,您常常教导儿臣无时无刻都要牢记农时不可夺也,儿臣以为,贤才亦不可夺。”
太子说完略有瑟缩之意,声音都小了许多又道“儿臣一点妄言,还请父皇恕罪。”
恕罪怕是你爹要给你抱你一抱。卓思衡激动得想。
“这才是储君该思之事啊”皇帝果然大悦,甚至眼中也有些许晶莹,“你自幼少些主见,如今能言及至此,是多年课业没有枉费,也是你母后教导得方。”说罢看向皇后道,“皇后贤明,才能教子如此,朕政务繁忙,于诸子学问上关心不够,有赖你一直费心了。”
皇后起身端肃道“为陛下分忧乃是臣妾分内之事,怎敢受此盛赞。”
“是你应得的。”皇帝笑道,“只是太子即便不东宫开府也不能太简陋了,不然岂不失宜使人轻视储君皇后你也参详参详东宫事宜,朕若有不周之处,你多提醒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