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似是很满意这个答复,努力笑了笑道“朕相信你。朕知道,你劝朕不要杀赵王不单单是为了太子殿下和自己,也是为了朕你看得出朕不忍心,不愿意朕带着绝望离开,你实在是个好人,做个能臣和好人往往并不能融,可你却做到了”
面对这样的赞誉,卓思衡一时竟不知如何领受。
“最后让朕做出决断的,其实仍然是你。你说得对,若你今日无动于衷,朕事后再想,只怕会更不安心,可以你今日之谏,至少朕也少许心安。不过若不是有你辅佐太子,赵王朕还是会杀可想到有你在,朕便觉得,这个孩子的性命留下也无妨况且经过这样的事情,朕的孩子也不会再有什么快乐可言,朕到底还是断了他的命运和野心,这样活着真的比死去还好么朕也不知道这也算是朕可以为太子所作力所能及的最后一件事了”
卓思衡心下怃然,轻声道“其实臣亦不知。”
二人沉默半晌,皇帝又道“罗贵妃赐死后,让她随葬吧”
“是。”
“你倒答应得干脆。”皇帝面容苦涩,笑却仿佛在抽搐一般。
“臣心中对赵王存有怜悯,但是对始作俑者却半点都无存此心。”
“你心中界限分明,朕也不及。”
“但陛下在臣心中却是值得后人大书特书的一代君王。”
“哦你觉得朕哪里做得好呢”
“陛下,不是所有人都能在经历您所经历的命运后仍然选择克制的。”
即便在垂死之际,皇帝听闻此言也还是禁不住变了脸色,可很快,他似乎意识到生命的流逝已不足以让他在乎这些话语,他又恢复了平静,甚至面上带着一丝苦笑听卓思衡将话讲完。
“陛下遭遇过悲剧与不公,却仍将天下之责视为己先,不曾为私怨而凌虐苍生,您虽怀厌憎却不以此心境而治世,臣心中对您始终存着敬畏。”
这是他发自内心的言语。
卓思衡其实心中再清楚不过,皇帝多少有强迫自己做个明君与景宗相较高下的恨意在,可是皇帝已经是将死之人,许多话没有必要说得那样清楚,况且在自己的心中,皇帝也确实做到了许多前代帝王未有的功绩,只看如今四海平顺百姓安乐,也知眼前将去之人也该是得几分后世赞颂的明君。
卓思衡这时自己也想了个清楚透彻,或许正是因为这发自内心的赞许,他才不希望皇帝最后连杀儿子而污名,他希望历史能给眼前的人一个公正且真挚的判断。
皇帝值得这样一个身后的公平归齐。
沉默许久的皇帝终于开口道“其实你又何尝不是与朕一样呢”
卓思衡愣住了。
“你心中也必然有怨有恨,然而为朝堂安稳为避免党争,你只字不提家人冤屈,只一心谋善政求至理,你所说朕拥有的品格,你自己也都一样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