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太平时,立嫡立长;邦国危难际,立贤立能。这是春秋战国时传下来的规矩。诸皇子中,孰更贤能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储君不定,国本不稳,九龙夺嫡,权力更迭时必然异常血腥。
此值多事之秋,朝中各种势力的矛盾日益激化,务必要小心。”
白复道“大人,据我所知,太子为了稳固储君之位,不断向五姓七望家族示好,这一点,会不会影响未来时局的走向”
长孙晏行道“如果李俶登基后,能与世家大族和睦相处,这显然是件幸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奉有余。
君权一旦变成脱缰的野马,不仅是天下的灾难,也是帝王本人的灾难。
世家大族对君权的制衡看似限制了君王的无上权力,却也将君权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此乃社稷之福。
无论是关陇贵族还是山东望族,其实都不希望天下大乱。唯有太平稳定,家族的绵延传承才有保障。在这一点上,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
可是,从君王本人的角度来说,任何一个君王都希望获得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为所欲为。
我担心的是,李俶只是利用五姓七望家族上位,一旦登基,立刻食言,收回此前承诺,转头效彷前几任帝王,遏制世家大族。
如果是这样,被愚弄的五姓七望家族必然会展开报复性的反击。
隋末大乱,很大一个原因是隋炀帝杨广利用远征高句丽之战,摆脱关陇贵族对君权的制衡。到最后,关陇贵族固然是遍体鳞伤、元气大伤,而大隋杨氏,二世而亡。”
白复道“大人,有人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导致百姓苦不堪言,激起民变,这才导致隋朝灭亡。
如同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导致秦朝灭亡一样,是黎民百姓导致朝代更迭,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对此,您怎么看”
长孙无忌对这番言论嗤之以鼻,道“朝代更迭和历史车轮是一个话题的两个角度。
朝代更迭,不过是几个姓氏之间的权斗。说到底,百姓不过是赵家人和赵家人打架时,冲在前面的、无知无畏的箭灰而已。正所谓,神仙打架,百姓遭殃。
历史车轮则不然。
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既不是帝王将相,更不是黎庶百姓。
千百年来,能改写历史、照亮暗夜的,就那么几个人,都是绝顶聪明、智慧无双之辈。跟这些圣贤比起来,秦皇汉武算什么
正所谓,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他们才是盗火之神”,,